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部分

一石小麥兩塊銀元,相信若不是滿清封鎖了整個豫西南,肯定會有士紳大戶從外面賣糧食來倒手。

而這次夏糧夏稅後,地方上的農民對復漢軍似乎信心更充足了一些。很快的,一個個工地上又充斥了百姓們的身影。

張福生趕著一輛馬車慢悠悠的到了家。

他家在南陽府城南關,好大一片地方全都是張福生這樣一類的復漢軍家屬的居住區。

每家每戶的大小格局完全一致,從高空上往下俯瞰,能夠清楚地發現,一個小衚衕十家,十個衚衕一片,這裡一共有著五片地。

馬車進了衚衕,在第一家門口停了下。這裡不是張福生的家,而是一名復漢軍退伍兵的家。但見他跳下馬車拍響這家的大門,很快從裡面出來了一個老人。“周大爺,我給你們買了塊肉,還有條魚。”

張福生提著魚肉就往門裡進,老人家攔都攔不住。

“哎呀,福生啊,這些俺家都有。軍裡頭沒忘了俺家柱子,前天補貼就給送來啦……”

老人攔不住張福生,只能跟在後頭。他的大兒子周鐵柱是一名傷殘退伍兵,周鐵柱的弟弟受他大哥的光,現在在南陽府法院當一名法警,一個月回不了家幾趟。灶房裡的人聽到動靜,一老一少兩個婦人出來看。年紀大的那個沾水的手正在腰間的圍裙上攢著。

“大娘,弟妹,做飯呢。”張福生跟兩婦人熟悉的打著招呼,一邊把手裡的魚肉遞了過去。

“家裡面有。部隊前天送來的時候,你不也見到了……”周鐵柱這樣的傷殘退伍兵,每月除了一筆為數不小的退伍補償金外,還有能享受一輩子的傷殘軍人津貼,比普通的退伍兵要更多一些,另外還有三年的生活補助。米鹽醬醋,肉禽蛋糖,各種各類的,每月都有,逢年過節時還要另加。

老婦人說什麼也不收,年輕的也在一邊附喝著。他們家作為復漢軍軍屬,還是傷殘軍屬,每個月收到的生活補貼足夠他們吃上半個月,不是一般的豐厚。

張福生正跟老兩口推讓著,屋裡頭一個拄著柺杖的年輕人走了出來。軍人脾氣就是不一樣,周鐵柱不在乎的揮了揮手,“爹,娘,福生哥拿來了,你們就受著。到晚上好好做倆菜,整上一桌,叫我跟福生哥好好的喝兩盅……”

告別了熱情送出門來的大爺大娘,張福生趕著馬車又陸續拍響了衚衕裡另外兩家的大門。這卻不再是好意的幫助了,而是鄰居託他在外頭買的東西。誰讓張福生是糧食局運輸車隊的人呢,還是有資格把馬車帶回家的老手。

當然,這也是因為張福生是個熱心人。再說了,這一片全是復漢軍的軍屬和機關係統的人。他今天幫人一把,處出一條關係,日後就多條路。

張福生回到自己家裡,婆娘懷裡抱著個小的女娃,手裡牽著一個四歲大的男娃迎了上來。

有老婆有家,有兒有女,還不愁吃喝,張福生的生活至少超過了現今中國九成以上的人。

把給青菜、白麵,豬肉活魚,搬進廚房,再把給兒子買的撥浪鼓拿出來逗著孩子玩,給老婆扯的幾尺新布也拿出來表表功,看著妻兒喜滋滋的臉容,張福生心裡跟吃蜜了一樣甜。人活一世,圖的不就是這個。

所以啊,張福生對於加入復漢軍一點都沒不滿。要知道去年這個時候,他們一家還有一頓沒一頓呢,是復漢軍讓他家吃飽了飯,讓他妻子保住了懷著的孩子。哪怕這二胎是個不帶把的賠錢貨。

解下馬套,張福生牽著那匹老馬,到了院子西南角搭起的馬圈裡用心的餵養著。這匹馬算起來跟他已經有七八個月時間了,很有感情的。

或是說自從他在復漢軍系統裡【最初的後勤部隊】徹底安穩住後,這匹馬就跟著張福生了。

只不過現在的整個根據地,整個復漢軍系統,是不可能家家戶戶都如張福生家過的這般幸福的。一些傷殘和陣亡將士的家庭裡,也是淒冷窘迫的。但是至少有那麼一部分人的生活與原先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沒到郾城,就是到了葉縣。”夜晚,周鐵柱家,張福生跟周鐵柱還有周老爹坐到一塊,三人跟前有酒有肉,聊天侃搭起,張福生說道起了他之前跟著車隊往前線運糧食的事情來。

對於周鐵柱這種復漢軍的既得利益群體,他們家是很關心前線的戰局的。

“那地兒,完全沒有受半點的影響。清兵別看有那麼多的馬隊,一個人都闖不過西平。”

“咱們這地兒,碉堡都說多是不是?到了葉縣才知道,多字該怎麼寫。那西平比葉縣還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