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神龍教主洪安通和小寶師父陳近南兩人最後一般地以悲劇收場,但洪安通卻死得輕於鴻毛,自取其咎,可笑可憐;陳近南死不瞑目,死得無辜,可嘆可感。洪安通狼子野心,只留笑談,陳近南壯志未酬,永值追念。

洪安通抓小寶回神龍島,本是為了鹿鼎山寶藏的大秘密,想以此作最後翻本機會。但此人野心既大,疑心更重,不能用人,一味高壓政策,暴力服眾,終於激出致命的內亂。聽到建寧公主說破洪夫人身懷六甲,洪安通臉上掛不住,心理也承受不起。這個最霸道橫蠻的人,一向把自己當成萬能和主宰一切的神,一向以為一切都在他的把握之中。他早不近女色,洪夫人懷胎,自然是背叛他的明證,他那最為自尊的背後,便是最缺乏的自信。這一次自信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洪安通便崩潰了,他要殺人滅口,讓所有知道這件醜聞之人都死去,他還要妄想保住可憐的一點面子。他的瘋狂,使蘇荃終於也勇敢地站出來反對他,明白告訴他,從來就沒愛過他。這個世界上,沒有他能信任的人,他只有去死。

十大奸雄上榜人物中,洪安通排名第六。

吳三桂:確有其大奸雄的樣子

小寶到了雲南平西王府與吳三桂周旋,像模像樣,果然是個欽差大臣的樣子。饒是吳三桂老辣陰沉,小寶卻一點也不怯場,只是油腔滑調,旁敲側擊,使吳三桂的囂張氣焰,不得不收拾幾分。為小寶接風洗塵的酒宴上,小寶不倫不類,裝瘋賣傻的一番話,說得吳三桂臉上一陣紅一陣白,高深莫測。康熙果然是英明皇帝,派小寶擔當如此大事,絕不是因為小寶的馬屁而昏了頭,拿這種事來開玩笑。康熙識人,知道小寶雖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無賴,其實有舉足輕重的本事,這是旁人學不來的。小寶主動伸手向吳三桂要錢,這倒不是他貪財,而是有意讓吳三桂掉以輕心,不去提防他。

楊溢之是小寶的朋友,知情識趣,對小寶也是真心相待,不料卻遭了吳三桂的毒手。說起來楊溢之與小寶之間,並無過深交往,但二人言語投機,拜了兄弟,小寶便真生出了與之親近之意,那日向康熙說情,已見小寶之心。此時小寶見楊溢之的慘狀,悲憤難當,大哭起來。

小寶的本事在於,對事情拿得起放得下,極有主見和擔當。才為楊溢之哭過,馬上能收起淚回去應付吳應熊。哈哈一笑,看不出有什麼事,心中卻在百般設計,要如何報得此仇。

由楊溢之身上,小寶無意中發現了吳三桂陰謀造反的秘密。吳三桂竟然在聯絡蒙古、西藏、羅剎國要共同對朝廷發難,而且神龍教也參與此事。其中又重點寫羅剎國的火器厲害,為後文作伏筆。玄貞道人現身說法,又將羅剎國的火器渲染一番。

小寶雖不學無術,但實在是聰明過人。在吳三桂的書房中,見了屏風上黃鶯猛虎圖,竟能由此引申一番,試探吳三桂,這可是沒人事先教過他的。又見了萬里江山圖,不懷好意別有用心地連聲叫好,真把吳三桂弄得心中怦怦亂跳,口乾舌燥,看吳三桂還是不是把小寶當草包。

吳三桂書房中竟有一部《四十二章經》,小寶藝高人膽大,竟然當著吳三桂之面玩了調包計,吳三桂再奸滑,也想不到小寶有此奇招。拿《四十二章經》是暗取,拿羅剎短槍卻是明拿,小寶有寶劍、寶衣,現在又加上有了火槍,真是如虎添翼,日後又要大顯手段了。

寫吳三桂,確有其大奸雄的樣子。看他身軀雄偉,高視闊步,絕非一味阿諛奉承,當怒則怒,受不得閒氣,但又老奸巨猾,說開了便笑臉哈哈,並不受激。吳三桂有陰險處,有狠毒處,有暴躁處,有狂妄處,又有剋制處,謹慎處,狡猾處,深沉處,是個人物。

十大奸雄上榜人物中,吳三桂排名第五。

。 想看書來

朱元璋:奸雄成事

郭靖勇,楊過智,張無忌仁。

射鵰三部曲中的三位主角,張無忌的仁,雖另有光彩,卻顯力量不夠。

所以張無忌將《武穆遺書》贈與徐達,可謂所託得人。從這一點看,張無忌還是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智。

朱元璋用奸雄之奇計,逼退張無忌,讓張無忌自動讓位,退出政治舞臺,這只是一個恰當的契機給張無忌以退路而已。

西方哲人所言,性格即是命運,張無忌的性格已經決定了他必將退出政治舞臺。仁、智、勇三個方面,仁不適宜擔當政治和權力的大事,所以即使沒有朱元璋對張無忌玩弄奸雄之奇計這一事件,張無忌還是會找機會退出的。

奸雄真能成事。大仁大勇的張無忌,最後卻敵不過自己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