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部分

一路西行前往京西南路,完全沒有看見兵荒馬亂的跡象。

沒有千里無人煙的荒涼。

當然,也沒有臨安的繁華。

偏安的南宋飽經戰亂,雖然如今人口略有回升,但終究達不到處處見村郭,日暮皆炊煙的盛世和平景象。

四月初夏,風景如畫。

一路山清水秀,卻洗不走李家小官人的苦悶。

從臨安出發時,又聽到一個不好的訊息:官家不這貨不知道在想什麼,竟然同意了柳相正的奏呈諫言。

朱文修通判襄陽府!

這純粹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啊。

柳相正奏呈朱文修通判襄陽府,明顯是讓他帶著任務來的,就是要掣肘自己,給自己小鞋穿。

這貨通判襄陽,瞬間變成了自己的上司。

蛋疼的緊。

李家小官人心情哪裡好得起來。

此次赴任襄陽府,李鳳梧依然帶了朱喚兒和李鉅鹿,並去信建康,說明了一切情況,讓原本打算來臨安找自己的耶律彌勒暫時不要出來。

一旦打仗就會兵荒馬亂,呆在建康要安全許多。

臨安到襄陽,直線距離近一千公里,再加上東繞西轉,完全的行程約莫一千三百多公里。

好在大宋官道修得極其發達。

一路晃晃悠悠,幾乎用了半個月時間,才進入京西南路境內。

又三日,抵達襄陽。

襄陽府城位於漢江中游平原腹地。

因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漢水穿城而過,分出南北兩岸,一岸襄陽府,一岸是襄陽縣轄境內的樊城。

當然,此時的樊城規模極小,否則也不會在紹興五年併入襄陽縣了。

襄陽是著名的歷史古城。

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等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李鳳梧有兩個職官,一個襄陽府觀察推官,一個襄陽知縣。

赴任襄陽的邸報早一步送達。

在距離襄陽城尚有十里的長亭,襄陽縣衙全部領導班子就已經恭候自己多時。

這並不意外。

畢竟自己走馬上任襄陽知縣,這些人都是自己的下屬。

李鳳梧不意外,可襄陽縣的主簿、縣尉卻十分意外。

哎喲臥槽,咱這新任知縣好是年輕。

看樣子,沒及冠啊!

沒及冠的知縣……聽說還是本科探花郎,真是個大開眼界。

主簿和縣尉頓起輕視之心,心中竊喜。

咱這知縣肯定不如其他的縣令,小小年紀,比較好拿捏。

今後的工作應該不難。

知縣和縣令,其實是一個職位,嚴格來說沒什麼差別,但又有細小的差別。

知縣是京朝任官,縣令是幕職州縣官任。

從出身上來說,知縣的前途遠大多了。

知縣很多情況下就是來鍍金的,大抵熬不到三年便會被朝廷令派他用,至於縣令麼……自己慢慢熬吧,出頭之日漫長著吶。

在一眾人眾星拱月之下,李鳳梧來到襄陽城外。

遠遠看見襄陽高大城牆,漢水東繞。

李鳳梧感嘆萬千。

襄陽在眼前,卻不見射鵰郭靖,也沒有萬能小黃書的女主角黃蓉。

襄陽,我來了!

來到城下,這下輪到李鳳梧出乎意料了。

襄陽縣衙全部官員出城十里迎接自己,還算禮儀之內,可此時襄陽府治的諸多大佬們出城迎接自己是要鬧哪樣?

自己在府治,不過是個八九品的觀察推官而已。

屬於僅僅剛入流的幕職。

哪值得襄陽知府、推官傾城而出。

兩位襄陽大佬身後,黑壓壓的站了一片人,籤書判官廳公事、節度判官、觀察判官、節度掌書記……

幕職官盡數到齊!

這尼瑪的感覺好像迎接的不是一個知縣、觀察推官,而是一個知府!

好在京西南路的招撫使、招討使、制置使、安撫使、鎮撫使之類更高一層的官員沒來,要不然李鳳梧真要承受不起。

頭皮一硬。

得了,既然來了襄陽,那就入鄉隨俗。

襄陽知府、推官如此禮遇自己,原因很簡單,稍微想一下便能明白過來。

襄陽是重鎮,不僅有襄陽縣衙、襄陽府治,京西南路的大佬們也盡數在襄陽,招撫使治便和襄陽府治兩兩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