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計?”
呂曠本是河北軍將,袁紹敗亡之後,他追隨曹操,憑藉一身武藝,很快便嶄露頭角。
如今,曹軍人才凋零,呂曠的重要性凸顯了出來。
“太史慈初來乍到,營盤定然殘缺,如果我在此時佯裝歸順,混入青州軍中,一定可以出其不意,打他個措手不及”
曹丕吸了口冷氣,“此計九死一生,呂將軍,三思呀”。
呂曠正色道:“曹公待我恩重如山,大公子,請給我一個報恩的機會”。
“也罷,既然你一心行險,我便給你個機會,只是,突襲敵營,事關重大,不知道你打算帶領多少人出城?”
“末將麾下六百人足矣”
“我給你一千軍卒,今夜子時出城,到時候,我會使人虛張聲勢,配合你出城”
“多謝大公子”
曹丕正色道:“是我該謝謝你才對,危難見忠臣,呂將軍,我曹氏有你這等大將,何愁東山再起?”
呂曠連連頜首,“大公子靜候佳音便是!”
時間過的極快,轉眼便是子時,城外,青州軍只聽得城中突然一聲吶喊,接著,一彪人馬便從城中殺了出來。
太史慈披甲出營,命人全神戒備。
不多久,呂曠帶著一千兵馬便來到了城外。
青州軍嚴陣以待,此時突襲,顯然不是良策,無奈之下,呂曠打馬上前,嘴裡道:“某乃呂曠,不知太史慈將軍何在?”
“我便是太史慈,不知呂將軍有何指教?”
“曹氏無道,橫徵暴斂,百姓苦不堪言,今日,聽聞王師南征,某便懸崖勒馬,棄暗投明,還望太史將軍放我等一條生路”
太史慈略一沉吟便應諾下來:“既然棄暗投明,那便是一家人,來人吶,接引呂將軍入營”。
“多謝太史將軍”
為了以示尊重,太史慈並沒有收繳呂曠所帶軍械。
然而,呂曠沒來得及高興,入營之後他便知道自己考慮不周。
青州軍的營盤遠比想象中的堅固,鹿角、柵欄、壕溝,樣樣不缺,倘若曹軍突襲,多半要撞個頭破血流。
這可如何是好?
呂曠一籌莫展。
不遠處,太史慈正與軍將議事,他們一致認為,呂曠形跡可疑,不得不防。
太史慈“嘿嘿”一笑,道:“爾等切記,呂曠不出手便罷,倘若他出手,一定要讓他得手,知道嗎?”
眾人不解,“將軍,這是為何?”
“一個呂曠算什麼?若能引誘曹丕出城,這豈不是一場天大的造化?”
眾人俱是靈醒之輩,太史慈甫一提點,眾人便明白過來,“原來如此,將軍寬心,若那呂曠真的別有用心,我等一定好生配合,讓他如魚得水”。
“哈哈,如此便好”
出人意料的是,第一日,呂曠並沒有貿然行事,這讓太史慈等人心癢難耐,不過,這等事情又不可宣諸於口,於是,眾人只得耐住心思,繼續等待。
江東,李賢親率大軍度過江水,往會稽而去。
行至半途,李賢遇到了一夥鄉民。
為首的一名老者顫顫巍巍的跪倒在地,口呼“我等俱是曲阿百姓,聽聞王師至此,特來跪求一事”。
李賢攙起老者,道:“老丈所遇何事?”
“距離此地不過二十里,有一群水匪,他們為禍鄉間,我等苦不堪言”
“喔?竟有此事,卻不知山匪可有名號?”
“他們多是荊州敗軍,行事狠辣,之前,孫權與他們多有勾結”
“若是如此,此番說不得要去走一遭了”
老者大喜過望,“老朽願為將軍引路”。
李賢只得兵分二路,一部人馬繼續前行,另外一部人馬跟隨老者,前去清剿水匪。
行了約莫有十多里路,一大片蘆葦蕩便出現在眾人眼前。
老者指著密密麻麻的蘆葦蕩,嘴裡道,“就是靠著這片蘆葦,水匪們才存活至今,將軍,還請多加小心”。
蘆葦蕩看上去足有數十里,如果沒有嚮導引路,青州軍很容易迷失其中。
這時候,陳到多了個心眼,道:“水匪有多少人馬?”
“不過三五百人”
“你們可曾去過他們的巢穴?”
“只有小人一人去過,我願頭前帶路”
陳到微微頜首,正值秋季,蘆葦已然枯黃,這時候,如果燃起一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