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了一個問題:“諸位有誰做過長弓的?”

幾人面面相覷,不敢多言。

軍械可是朝廷禁品,誰要是說自己之前做過,豈不是不打自招?

只有一個紅臉的匠工比劃了一下尺寸,嘴裡道:“回稟縣尉,草民之前在鄉間曾經制過這麼大的角弓”。

角弓力道不強,射程不過五六十步,用來打獵尚且勉強,可若是上陣廝殺,顯然有些過於簡陋了。

李賢從賊寇手中繳獲的弓矢中,有一多半都是這種角弓。

丟了可惜,用著又實在達不到預期效果。

後世裡,李賢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個製作長弓的資料貼,記得上面說的很清楚,榆木和桑木是製造長弓的最佳材料。

相對比工藝複雜的軍用弓矢,長弓製造簡單,而且射程更佳,成本更低。

要知道,古語云“取六材必以其時,六材既聚,巧者和之。”

這就是說,按照古法,要想製造一柄合適的弓箭,必須在冬天剖析弓幹,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攏諸材。寒冬之時把弓臂置與弓匣之內定型,嚴冬極寒時修治外表。

這樣產出的弓矢,等閒軍卒根本用不起,只有騎馬的將領才有資格用。

李賢想給麾下大規模裝備弓矢,自然不能用古法,那樣的話耗時耗力,猴年馬月也裝備不齊。

可若是採用長弓的話,結果自然不同。

根據資料貼上的記載,長弓的射程可以達到一百五十步,這個距離遠遠超過了漢時的制式軍弓。

射程越長,打擊範圍越廣,兩軍對陣,每一輪箭雨的打擊拋射都顯得至關重要。

若是有數量足夠的長弓手,幾輪箭雨就能把敵人射計程車氣全無。

收斂了紛飛了思緒,李賢笑道:“我在書上看了一個法子,可以用榆木、桑木來製作弓矢,誰願意動手試試?”

幾個匠工面面相覷,他們想不到李縣尉竟然還懂得制弓!

“我來吧”,其他幾人發愣的功夫,紅臉的匠工已經應諾下來。

李賢微微頜首,制弓的榆木、桑木早已經尋了過來。

多數榆木是從鄉民手中收購來的,樹木砍伐的很是齊整,丟在陰冷的地方早已經超過了一年。

這樣的木材用來制弓效果最佳。

一棵酒罈粗細的榆木大概可以取出十多個弓背用材,李賢按照記憶中的印象,讓匠工在榆木上取出了兩百六十多個弓背材料。

材料準備妥當之後,接下來就是慢工細活了,木匠須得對木料進行深加工。

按照李賢的要求,匠工必須用刨子將木料的兩頭挖成八邊形,這兩個八邊形必須保持齊整,不能有任何瑕疵。

紅臉的匠工緊張的額頭出汗,畢竟是第一張弓,如果失敗了,那丟人可就丟大發了。

好在匠工技藝精湛,沒多久,木料就達到了李賢的要求。

滿意地摩挲了一番,李賢彎曲了弓背,嘗試了一番力道。

榆木畢竟不是機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