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不得打擾。
直到次日,午時。
孫燦才走出軍帳,準備監斬徐晃。
一走出帳外,就見帳外圍滿了將士,一個個的跪在地上,見孫燦回來,人人群情激昂,高呼道:“求大人饒將軍不死,求大人饒將軍不死”
呼聲震天,喊聲動地。
張飛、樊武、張遼、趙雲逐各自跪在前頭。
張飛第一個道:“主公,公明殺不得啊,老張也不曉為什麼殺不得,反正,公明不能殺啊!”
樊武求道:“主公,千錯萬錯,皆為樊武一人之錯,求主公網開一面,饒過徐晃將軍。”
趙雲從義入手,也勸:“主公,公明公證無私,一心為主公效力,如此忠貞之士,若殺之恐天下人寒心啊!”
張遼亦勸:“陣前殺將,不但有悖人心,於我軍亦無任何好處,請主公三思。”
各種各樣的請求紛紛傳入孫燦的耳中。
這時,郭嘉朗聲道:“昔日斬丁麼,封雍齒,所以正軍法。王法乃國家之典刑,豈容人情哉。徐晃將軍既已籤軍令狀,罪不能免。應當推出斬之,以正軍法。”
諸將皆怒,不理會郭嘉,繼續向孫燦哀告。
孫燦命人帶來徐晃。
徐晃看著一個個為他求情的將士,淚水忍不住衝出了眼眶。
孫燦制止了眾人的哀求,說道:“公明,乃燦之心腹愛將,燦也不忍殺之。可是,軍令如山,又不得不殺。今日,諸位齊聚在此為公明求饒,燦也願給他一個機會,令其戴罪立功。諸位覺得如何?”
將士一片歡呼。
孫燦再問:“公明,你看如何?燦之大業,離不開將軍。將軍可願放下立場,全力為燦蕩平亂世?”
其實,說服誰都不困難,最困難的就是說服徐晃自己。
一個視軍法如一切,嚴於利己的人,在自己違背了自己諾言後,懲罰勢必會更加的嚴格,徐晃早就抱了必死之心,如果不讓他走出心解,恐怕救了他也無濟於事。
如今,徐晃見那麼多人關心他,在乎他,心中求死的念頭本就大減,後來,見孫燦如此器重他,感激之情,無法言語,跪地道:“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得遇之,當以萬死相報。徐晃願戴罪立功,憑藉有用之身,為主公效命。”
在場的所有將士,都齊聲喝道:“我等也願為主公(大人)誓死效命。”
“好!眾將士興致如此高昂,何懼小小一座宛城?”孫燦拔出寶劍喝道:“傳令下去,兵發宛城。”
“兵發宛城”
將士們再次高聲附和。
大軍一掃心中兩敗的戰績,氣勢高昂的殺向宛城。
宛城官邸,議事廳。
“哈哈!孫燦小兒還不死心,此番親率大軍來犯,吾勢必讓他有來無回。”自從兩敗孫燦先鋒官後,大大的增強了張繡的自信心。
“什麼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還不是在我是手上連敗兩陣。”張繡不由得意的想著,面上一片高興的之色。
賈詡見之微微搖頭,心中輕輕一嘆,“如此人物,安能成大器。”想著,不由想到了正向此地趕來的孫燦。雖然兩次均已獲勝,但是他心中卻對孫燦的警惕是越來越重,他大費周章的設計了兩場埋伏,本想大範圍的殺傷孫燦的先鋒軍,沒想到都給對方損傷遠沒有預計之大,尤其是那個徐晃,在情況如此緊急的情況下。居然,能想出如此巧妙的虛張聲勢之法,嚇退張繡。
孫燦到底是何等人,竟然能讓如此出色的能臣良將為其誓死效命。
就在賈詡暗自思考之餘。
張繡問道:“文和先生,孫燦大軍已經到來,不知可有破敵之法?”
賈詡回過神來自信的說道:“將軍放心,破敵之策,早已在詡的心中,若孫燦軍到來,不出十日,我軍在再與其一戰,此戰若不出意外,世上將再無孫燦這人。”
“哈哈那就有勞文和先生良策了。”張繡已經開始提前慶祝了起來,在他的眼中賈詡就是神。勝算無疑,計謀百出,而且無一失敗。這次,當然也一樣,賈詡既然說孫燦會死,那麼他就註定要死。
賈詡靜靜的呆在一旁,思緒有些混亂,這是他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他默唸道:“我是否真的要用此計,若孫燦真的死了,那該如何?世上僅有的兩位王者,難道我真的要毀去一位。現在我若投奔他,想必也會得到重用吧?不行,若他真的那麼容易就死,那麼他就沒有資格任我賈詡的主公。若他不死,那才有贏過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