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嗎?”
“那你就是‘正確’的奴隸嗎?”莫德雷德諷刺道。
“你要這麼說也行,有為理想獻身的勇氣才配做王。”阿爾託莉雅沒有一絲疑惑的傲然道。
這句話是她人生的寫照,為了成為完美的君主,為了成為理想的體現者,名為阿爾託莉雅的少女在把選王之劍拔出石頭的那一刻就已經捨棄了身體和私情。從那以後,她雖然得到的是痛苦和煩惱,但卻成了不敗的傳說、讚歌和夢幻的代名詞。
“你還是老樣子。你只會說什麼‘拯救’,卻從來沒有引導過臣民。就算讓你重來一次,你終究還是會失敗!”看著依然堅毅的阿爾託莉雅,莫德雷德可憐她似的搖了搖頭。
“這話……你認識我,你是什麼人?”
“我是什麼人你現在不需要知道!”莫德雷德快意的笑了,似乎指責對方令她十分得意的樣子,“‘為理想獻身’的是清廉的聖人,但卻不能是王者!身為王者,要做的是以身作則的引導人民,你的聖潔只能令人無法接近,產生誤解!”
如果說英雄王和征服王的指責阿爾託莉雅還有理由反對的話,那對她瞭解最深的莫德雷德的指責便如鋒利的尖刀拋開了她所有的防禦,讓她無法迴避,無法辯解。於是,她想起了記憶中那被民眾和士兵質疑,以及最令她痛心的一幕——
血染落日之丘……
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地上躺著她的臣子、她的朋友以及她的親人……
那殘忍的悽美景色,再次在阿爾託莉雅的腦中復甦。
於是自然而然的,她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危險的念頭:如果我的作為霸王蹂躪英國的話,其結果與劍欄之役相比哪個更加悲劇化呢……
第一百四十二王者之戰
狂妄而自大的英雄王,豪放與侵略的征服王,兩者風采各異,魅力不一,但從本質上來講,兩者都是那種“我死之後任他洪水滔天”式的暴君。當廉潔的騎士王阿爾託莉雅講述自己的王者之道時,理所當然的便會遭受到兩者的抵制,即便沒有她那“幼稚”的願望,這種抵制也不會消失。
而莫德雷德之所以會譏諷她的王道,除了身為成功的背叛者有著更可信的發言權以外,更多的則是因為阿爾託莉雅的願望在某種意義上是比不認可她更深的傷害——因為歷史和命運的改變,意味著阿爾託莉雅要從根源是抹除她的存在!
所以,莫德雷德全力反擊了。
被三位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