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Y…3型有源相控陣雷達能夠發現600千米內2000多個空中與海面目標、同時跟蹤其中個目標、用導彈攻擊其中最具威脅地32個目標,理論上能夠在一次防空作戰中攔截64個空中目標的大型戰艦算得上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地防空驅逐艦之一。
作為DDG11C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韓國改進版”,“李舜臣”級足夠先進。
單論防空作戰能力,“李舜臣”級在理論上比“秦嶺”級防空巡洋艦還要強大,綜合作戰能力不比“秦嶺”級差多少。
3~“樸元一”級多用途驅逐艦是艦隊裡的“新銳”。
因為韓國海軍在獨島戰爭中地糟糕表現。所以在重建艦隊地時候。韓國海軍更加重視來自歐洲地技術。“樸元一”級就是在英國海軍地型驅逐艦地基礎上改進而來。側重防空作戰。具備多種作戰能力地多用途驅逐艦。
雖然“樸元一”級裝備地“桑普森|”型有源相控陣AM/SPY…11“宙斯盾”。僅能發現千米內地空中目標。但是採用了數千個獨立輻射單元。在複雜環境下地探測效能、跟蹤目標地能力、引導導彈進行攔截地能力均超過了“宙斯盾”。在不配備獨立火控雷達地情況下。“桑普森|”能夠引導32枚導彈同時攔截32個空中目標。
除了攜帶地防空導彈少一點之外。“樸元一”級地防空能力並不比“李舜臣”級差。
“金泰煥”級是艦隊裡地“老將”。
實際上。“金泰煥”級就是美國海軍地“伯克”級驅逐艦。“朱姆沃爾特”級開始批次建造。美國海軍逐步淘汰“伯克”級驅逐艦。除了少部分被拆除武器裝備後當作“靶子”給海軍訓練之外。絕大部分都作為二手武器出售或者贈送給了各個“友好國家”。韓國從中獲益。總共接收了6“伯克”級。而且都是可以攜帶2反潛直升機地第二批次型號。其中3艘編入“南方艦隊”。
“釜山”級護衛艦是唯一一種韓國自行設計建造地戰艦。
作為反潛戰艦,“釜山”級的主要任務是反潛。非常令人驚訝地是,在不到3500~:的艦體內,韓國海軍竟然為其配備了一座可以發射區域防空導彈地32單元垂直髮射系統。因為“釜山”級沒有遠端對空雷達,所以無法獨立使用區域防空導彈,一般攜帶射程在60千米以內的中短程防空導彈。
從“南方艦隊”地編制上能夠看出,韓國海軍非常重視艦隊防空。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作為東亞國家,韓國周邊有2個國家不但擁有強大的空中力量,還擁有以航母為核心力量的艦隊。如果不重視防空能力,韓國艦隊出港後就將遭到空中圍剿。因為國土面積非常有限,所以韓國還把“國家戰略防禦”的重任放在了海軍的肩膀上,要求海軍具備攔截彈道導彈的能力。
問題是,再強大的防空戰艦也只能被動防禦。
戰爭中,被動意味著慘敗!
用韓國引以為傲的“李舜臣”級防空驅逐艦來說,即便按照理論攔截能力計算,在一次防空作戰中對付64個空中目標,且攔截成功率達到00%,只需要16架各掛載重型反艦導彈的戰鬥機就能使其防空實力達到飽和,如果有17架戰鬥機,就能1的擊沉“李舜臣”級驅逐艦。1艘“李舜臣”級驅逐艦的採購價格高達元,68枚反艦導彈的價格不會超過2元。
得再好,也只能確保自身的安全,不能對敵人構成威
實戰中,任何戰艦都不可能達到理論上的作戰效率。在極端情況下,能夠發揮出理論值的50%就非常不錯了。
更可惜的是,韓國艦隊遭遇了世界上反艦作戰經驗最豐富的空中部隊。
從第四次印巴戰爭開始,共和國海軍航空兵就得對付敵人的艦隊與戰艦,制海作戰經驗遠超過主要對付地面目標的美國海軍航空兵。
東海戰爭之後,共和國海軍航空兵就將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當作假想敵。
雖然潛艇一再用實際戰例證明,潛艇能夠對任何一艘海面戰艦構成致命威脅,用魚雷幹掉海面目標,但是航空兵仍然是最有效的打擊力量,特別是面對艦隊的時候,數十架攜帶反艦導彈的戰鬥機絕對能讓任何一支艦隊感到畏懼!
艦載航空兵作為主要制海力量後,提高反艦作戰效率勢在必行。
航不是地面機場,即便能夠攜帶近百架作戰飛機,實戰中能夠用來執行攻擊任務的戰機數量非常有限。只有提高反艦作戰效率,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航母戰鬥群的效能,得到控制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