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3部分

有讓第1裝甲師撤退,主要還是從長遠考慮。

韓軍第1集團軍絕對不能迅速崩潰,至少要在黃州川防線上堅持幾日。沒有第1集團軍,別說守不住開城,連首爾北面的三八線都守不住。

打到這個地步,就算杜奇威不是政治家,也能猜出總統正在為撤軍做準備。

原因很簡單,如果美國不打算撤軍,就會立即將駐紮在關島地第8集團軍的3個師派過來,穩住岌岌可危的戰局。

撤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充足的時間。

要將大量的物資裝置、數以萬計地軍人家屬、滯留在韓國的美國公民撤走,沒有十天半個月根本不可能。因為韓美聯軍潰敗地速度超過包括杜奇威在內的所有人地預料,所以很多撤退的準備工作都未準備到位。

一時半會撤不了,只能堅守陣地。

杜奇威不得不讓第1裝甲師留下,只是對第1裝甲師地部署做了調整。除了繼續守住韓軍第1集團軍的左翼之外,第1裝甲師連夜抽調1個旅的兵力南下、協助韓軍殿後部隊攻打青鶴、爭取儘快打通前往開城的道路;派遣至少2個營前往海州,無比在26日天亮前到達海州,從韓軍手裡接過港區的防務工作。

這次調整證明,杜奇威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隨後,E…12A的發現讓杜奇威暗自慶幸。

不得不承認,E…12“戰場聯合監視機”的效能非常出色,比屬於同一機種的KZ…199先進很多。在11

盤旋的E…12能夠發現千米範圍內的地面裝甲集認350千米內各種車輛的性質。也就是說,第611軍剛剛從順川出發,還未到達平壤北面的平城,就被正在朝鮮半島東南孟骨群島上空盤旋的E12發現了。其他兩支南下部隊的一舉一動也落入E…112A~眼中。

準確及時的戰場資訊為指揮官做出決策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援。

根據E…12提供的戰場情報,杜奇威得出了一個非常不願意承認的結論:正在向西前進的第7步兵師不可能趕在中**隊之前越過半島中央山脈,很有可能在行軍途中與中**隊遭遇。

沒等杜奇威回過神來,另外一條訊息讓他徹底“絕望”。

中**隊不但在西部戰場上發動大規模進攻,還在西部戰場上發動了進攻。駐紮在定坪的裝甲部隊沿海岸公路南下,隨同進攻地兩股裝甲叢集沿著中央山脈東面的公路線向南挺進,目標直指元山與三八線北面的金化。

這不是戰役級別的進攻,而是戰略級別的進攻!

如果中**隊攻佔了金化,東部戰場上的數十萬韓美聯軍將“歸國無路”。

杜奇威非常震驚。

要想一口氣吞下三八線以北的所有韓美聯軍,中國陸軍至少要出動8到9個軍,總共30萬軍隊。不得不承認,杜奇威的判斷非常準確,當時共和國陸軍確實投入了7個整編軍與7個旅的兵力,總規模相當於9個整編軍,作戰兵力接近30萬。

有多大投入,就有多大回報要求。

如果真能一口氣吃掉三八線以北80多萬韓美聯軍,中國陸軍將創造戰爭史上的奇蹟與紀錄,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殲敵規模最大地基輔戰役中,德軍只殲滅了不到70萬蘇軍。

中國陸軍有沒有這個能耐,杜奇威不敢做任何假設。

戰爭打到這個時候,中國陸軍已經創造了很多讓人無法相信地奇蹟,再多一個,也不會讓人感到驚訝。

擺在杜奇威面前的現實很殘酷:第7步兵師留下來等死,還是單獨突圍?

與調整第1裝甲師的部署不同,杜奇威沒有讓第7步兵師留下來,而是立即命令第7步兵師轉向前往金化,務必趕在中國陸軍之前佔領金化。

按照杜奇威的估計,第7步兵師的先頭部隊將在26日中午到達金化。

中國陸軍地突擊速度再快,也只能在27日上午趕到金化,此時第7步兵師已經控制了金化,修建好了防禦陣地。

韓軍第2集團軍迅速做出反應,沒有堅持北上。

第7步兵師轉向後,韓軍第2集團軍跟著轉向。因為韓軍的行軍速度趕不上第7步兵師,轉向時已經北上了數十千米,所以在韓軍第2集團軍與第7步兵師之間出現了寬度近1C0千米地空隙。

這條縫隙一度讓杜奇威非常擔心,因為這是留給中**隊的破綻。

想到中國陸軍剛剛向青鶴空投了一個空降旅,很難立即空投第二個空降旅;韓美聯軍撤退時破壞了大部分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