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國家,直到211世紀初,日本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進口國。
與其他資源相,日本最需要的就是能源。
為了解決能源緊缺問題,非常重視發展核能。
因為本土沒有礦,所以從20紀80年代開始,日本就想方設法的從其他國家進口核原料,在國內修建了多處核原料儲備基地。軍政府上臺之前,日本已經是全球第一大核原料儲備國,擁有的核原料能夠供所有核電站使用數百年。擁有大量核原料的同時,日本還是世界上擁有核電站最多的國家。21世紀初,核電站的發電量佔到了日本總電量的80%以上,而排第二位的法國僅佔67%。
多座核電擠在37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密度可想而知。
轟炸日本核電站,倒黴不是共和國,而是日本人。因為國土過於狹小,所以日本的核電站幾乎都在大城市附近。因為核電站需要大量純淨淡水,所以大部分核電站都建在環境較好的地方別是主要河流附近。如果出現放射性汙染,別說1億萬日本人無處可逃,就連飲用水源都將遭到汙染。
災難性地後果!
王元慶有能力做出此重大地決策嗎?
雖然李存勳從可憐日本人。即便當初地宮本健太郎、還有現在地谷樹良平都在為共和國效勞。也沒有改變李存勳厭惡日本人地觀念。但那是1億萬活生生地人。哪怕是1億萬頭豬。王元慶也得量掂量吧。
正是如此。王元慶才會採取“民主表決”地方式做出戰略決策。
誰都知道。只要共和國轟炸了日本地核電站成嚴重地放射性汙染。全世界都會因此指責共和國。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