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走在世界的前列。反而遠遠落後於競爭對手。結果就是,在巨大的野心的驅使下,日本不顧一切的衝向世界霸主的寶座。最終倒在了半路上。同樣的道理。德國受國土面積、地理位置、人口數量、資源結構等等方面,都不具備成為世界大國的基礎,不然也不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放棄單獨挑戰世界的基本戰略,透過歐盟聯絡法國、義大利等傳統盟國,甚至是傳統敵國,集中整個歐洲的力量,一同向世界大國的寶座前進。
也就是說,要做比較,也應該拿歐洲跟美國比,而不是拿德國與美國比。
勇來看美國與共和國對待歐盟的態度,也就不難明白,雖然沒有以戰爭的方式來毀滅歐州人的夢想,但是這兩個超級大國一直在用類似與肢解的方法來限制歐洲,使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實體的歐盟始終無法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決定性的作用,甚至始終都是兩個超級大國舞臺上的配角。
當然,真要比較,還可以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英國與蘇聯做為對嘉
雖然按照比較廣泛的說法,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就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寶座,不但被美國超過,還很快被複興的德國超過,並且被崛起的蘇聯超過,在工業產值上,僅僅相當於一個二流國家,但是作為一個龐大的帝國,英國真正離開世界舞臺的中央,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準確的說是力世紀的年代興起的獨立浪潮。在這波席捲了亞非拉殖民地的浪潮中,英國絕對是最大的受害者,短短几年之間,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就土崩瓦解、煙消雲散。成為了教科書中的歷史。雖然在此之後,英國當局透過建立“英聯邦”與廣大的前殖民地地區維持著聯絡,但是英國的國際地位已經不復存在,世界霸主成了美國,而唯一有能力挑戰美國的是依靠意識形態而向全世界進行擴張的紅色帝國。從某種意義上講,英國也遭到了肢解,而且是在遭到肢解之後才離開口各舞臺的中央。從此永久性的淪落為二流國家。失去了飄愕口界大國的一切可能。雖然在很多人看來,導致英國的殖民地體系分崩離析的主要原因在蘇聯,即蘇聯輸出的意識形態成為了殖民地進行獨立鬥爭的基礎,但是換介。角度看的話就能發現,如果僅僅只有蘇聯輸出的意識形態。殖民地的鬥爭會持續幾十年小甚至到蘇聯解體的時候都不會結束。起到推波助瀾的正是美國在戰後推行的霸權主義,即為了鞏固世界霸主的地位,對蘇聯實施的戰略圍剿而引發的幾場區域性戰爭。在美國輸掉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古巴革命等等地區性戰爭與革命的時候,英國也輸掉了海外殖民地,輸掉了作為世界大國的資本。
相對而言,蘇聯的結局更加悲慘。雖然美蘇冷戰沒有演變成熱戰。但是接近半個世紀的冷戰最終以蘇聯解體結束。從某種意義上講,蘇聯解體主要是內部原因,可是與美國施加的壓力不無關係。說得直接一點,如果不是兩個超級大國間愈演愈烈的軍備競賽,特別是核軍備競賽,實力本身就不如美國,而且基本體制上存在問題的蘇聯就不會把幾乎全部的國家資源用在軍事建設上,也就不會在短短馮年間累積下那麼多的社會矛盾,最終因為不可調和的內部矛盾而轟然倒塌,落得個支離破碎的下場。
也就是說,正是美國的一系列對抗措施最終支解了蘇聯。由此可見,不管是在對付日本、德國這樣的小國,還是在對付英國、蘇聯這樣的大國,作為勝利者的一方,都會想方設法的肢解對手,以確保對手再也無法崛起。即便在某些情況下不能肢解對手,也得讓對手失去復興的可能。
換了共和國作為勝利者,自然不會有第二種選拜
從長遠考慮,一個統一的、完整的美國,仍然是共和國最大的威脅。雖然在大戰結束之後,共和國的頭號敵人是統一起來的歐州(迎年。歐盟的力多個成員國就在布魯塞爾發表了《統一宣言》,宣佈在出多個成員國的基礎上成立一個統一的、以聯邦制為基礎的大歐洲以列支敦斯登的瓦杜茲為行政首都,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為立法首都,盧森堡的盧森堡市為司法首都。在歐洲聯邦中,每個聯邦成員都擁有3個上議院議席,並且按照人口數量獲得下議院議席,最低不的少於;個。歐洲總統僅為聯邦名義上的最高領袖,聯邦行政權由議會選舉出的總理掌握,司法權歸屬於由名最高**官組成的最高法院,其中法、德、意各推選銘最高**官,西、荷、波、英各推選諾最高**官,其他銘最高**官由其他聯邦成員輪流推選。最高立法權則歸屬於聯邦議會。即上議院與下議員,其中上議院向聯邦總統負責,並且負責推選聯邦總統,下議院向內閣總理負責,並且負責推選內閣總理,聯邦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