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9部分

以友艦加入資訊處理工作的時候,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也開始處理相關資訊。

關鍵時玄在這個時候到來。

處理資訊的根本目的是要從眾多沒有用的資訊中找出有用的,即從“偵察炮彈”發回來的各種頻譜的偵察照片中找出目標。為此,必須封處理後的資訊做對比分析,才能從中找出有用的部分。

顯然,這樣的工作,只能由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負責。

在對比分析各種偵察資訊的時候。中央計算機肯定會滿負荷工作。因為耗電量過於驚人,而且電子元件不是都由常溫超導材料製成某些電子元件不能用超導材料製造。所以在全速執行的時候,中央計算機的發熱量非常驚人,甚至超過了戰艦上的反應堆,還會佔用大量電能。可以說,這也是為什麼只能在“秦”級上配備這種超級計算機的原因。其巨大的工作功率實際上冷卻系統佔用的功率最大,讓其他戰艦很難在確保正常作戰的情況下還讓計算機滿負荷運轉。

萬幸的是,某些時候,一套高效率的軟體與一些關鍵資訊,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面已經提到,瞰“長灘。級在透過巴拿馬運河的時候,因為補充彈藥耽擱了幾個小時,在此期間被共和國天軍發射的小型偵察衛星發現。而這顆小型偵察衛星上就有合成孔徑雷達與紅外攝像機。也就是說。共和國海軍掌握了“長灘”級主力艦的雷達特徵與紅外輻射特徵。

配合專門為中央計算機開發的目標識別軟體,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計算機的工作負擔。

得益於此,在點巫分,也就是第;艦隊被“偵察炮彈”發現後大約分鐘, “秦”號上的中央計算機就從海量偵察資訊中找到了擁有的那幾份,並且由此確定了第引艦隊的準確位置。

這個時候,第引艦隊的旗艦正在向其他7艘主力艦分配火控資料。

大約在點弱分左右,第引艦隊的8艘“長犁。級主力艦開始發射“偵察炮彈”。

從時間上推算,第引艦隊花了6分鐘才完成準備工作,所有有人認為。“長灘”級的中央計算機不如“秦”級。顯然,這一認識有點偏頗。對第引艦隊反映速度影響最大的絕對不是旗艦中央計算機的效能。而是決策方式與決策過程。

前面已經提到,發現行蹤暴露之後,美軍指揮官把戰術決策交給了中央計算機。

從理論上講,“長灘”級的中央計算機能夠利用“偵察炮彈。的彈道資料、覆蓋範圍與第一主力艦隊的航線資料等等相關資訊,大致推算出第一主力艦隊的活動海域,然後用“偵察炮彈”進行反制。問題是。這種理論上推算出的結論肯定存在巨大偏差。如果在第一主力艦隊的話,問題還不是很大,畢竟“偵察炮彈。是由護航戰艦投射的,不會佔用主力艦的寶貴戰鬥力。對第引艦隊來說,問題就沒有這麼簡單了。除了主力艦彈藥庫裡的“偵察炮彈”數量有限之外,還得考慮發射“偵察炮彈”會不會對接下來的反擊造成影響,比如使主炮的加速器過熱,從而降低炮擊精度。如此一來,從邏輯上講,中央計算機就會等待更加確切的目標位置資訊。

毫無疑問,肯定有這樣的資訊。

事實上,在美軍指揮官下達指令的時候,美軍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就已經在處理這樣的資訊了。

這就是第一主力艦隊投射 “偵察炮彈。的時候發出的電磁輻射。

實際上。在點萬分的時候,第引艦隊的被動探測系統就接受到了第一主力艦隊的電磁輻射訊號。問題是。發射“偵察炮彈。的不是主力艦,而是艦隊裡的護航戰艦。

更要命的是,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共和國海軍的巡洋艦與驅逐艦不但在炮擊馬里亞納群島上的美軍軍事基地,還在琉球群島的靶場進行練,所以戰場上相似的電磁輻射非常多。更加重要的是,被動探測系統很難準確測量出這種瞬間電磁輻射的距離,只能大致測出方位,而第引艦隊與第一主力艦隊連線的延長線就是琉球群島中部。而那邊有好幾座海軍靶場。受到這些因素影響。美軍的中央計算機並未將其判斷為威脅,也就沒有對其進行處理。直到“偵察炮彈”成批次的出現,美軍的中央計算機才在對比分析的時候。將那些高頻率的電磁輻射定性為威脅,並且大致斷定為第一主力艦隊的護航戰艦在使用電磁炮時發出的電磁輻射,並且由此確定了第一主力艦隊的大致方向。

可以說,美軍中央計算機在這個環節上表現出來的邏輯分析能力,不但證明了其強大的計算能力,還證明美軍擁有一批才華出眾的軟體工程師,以及美國在具備初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