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1部分

是這3次戰爭中最為“正常”的一次。

在持續時間僅僅只有4個月的戰爭中,雙方一直圍繞著曼達拉山南面的貝魯埃爾河行動,即誰控制了貝魯埃爾河,誰就能夠控制曼達拉山。事實上。這也正是奈及利亞要背上國際罵名,出兵佔領咯麥隆北部地區的根本原因。從地勢上講。位於阿達馬瓦山南面的西非高原上的喀麥隆本來就佔了便宜。而奈及利亞則處在尼日河河口三角州上。不但大部分地區地勢平坦,而且沒有多少險要可守。因為交戰範圍比較有限,加上雙方分別得到了兩個超級大國的支援與援助,所以第三次西非戰爭對平民造成的影響要比前兩次小得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軍隊的損失更小一些。事實上,第三次西非戰爭才是軍隊的戰爭。在短短4個月的交戰中,雙方陸續投入了近沏萬官兵,傷亡率高達糊,且陣亡人數超過了傷殘人數(主要就是救治不力)。從某種意義上講。第三次西非戰爭在刃稗年7月初結束,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咯麥隆軍隊的傷亡過於慘重,難以在短期內補充兵力。也就無法把戰爭繼續打下去。說得直接一點,第三次西非戰爭沒有以某一方戰敗而結束,而是受整體局勢的影響而暫時停止。

雖然在此之後。奈及利亞與咯麥隆之間的衝突持續了舊多年。大大小小的邊境戰鬥打了不下心次,但是受大局影響,特別是共和國與美國正在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做準備,兩個西非國家沒有再爆發大規模戰爭。而是跟著兩個超級大國的步伐。準備在世界大戰中大幹一場。

不可否認,舊多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東西。

就喀麥隆而言,這舊多年過得非常艱難。雖然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都沒有放鬆對咯麥隆的援助,在大戰期間,美國更是將喀麥隆當成了非州地區最重要的盟國。但是出於自身利益,美國當局並沒真心誠意的幫助咯麥隆進行現代化建設,而是透過控制咯麥隆的政治與輿論。來激化民族與國家矛盾,使近2代喀麥隆人生活在仇恨之中。當然。美國並沒有放鬆對咯麥隆的軍事援助。可以說,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咯麥隆已經是一個非常畸形的國家了。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曰年時,咯麥隆的人口總量為及田萬,人均國民產值不0美元(相當於互四人民幣),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力個國家之一,而且排名第七。但是咯麥隆當年的國防支出卻高達勁億美元。相當於國民生產總值的鋤,軍費總支出在非州地區排名第六。也就是說,在幾乎所有平民都吃不飽飯的情況下,喀麥隆維持著非洲地區最龐大的軍隊之

客觀的講,即便沒有曼達拉山的稀有金屬礦藏,咯麥隆也不缺乏發展的資本,比如在其近海有非洲地區儲量最為豐富的油田,在西南沿海平原地區還有肥沃的土地,鐵礦儲量也非常驚人,另外還有非常稀有的木材。總而言之。即便人口增長迅速。只要專心國家現代化建設,咯麥隆仍然擁有成為富裕國家的資本。

問題是,美國並不希望喀麥隆富裕。不然就沒有辦法利用咯麥隆奪回非州地區最大的稀有金屬礦藏了。

可以說,咯麥隆的災難基本上就是美國造成的。

早在第一次西非戰爭爆發之前,咯麥隆與奈及利亞進行談判的時候。埃及與南非就以非盟領導國的身份提出,按照兩國的人口數量分配曼達拉山的稀有金屬礦藏開採權。而且共和國也支援這一解決方案。問題是,這麼做的話,美國就只能獲的大約四分之一的礦產,而不是全部。所以美國並不支援,而聽從美國吩咐的略麥隆當局也堅決反對這麼分配,堅決要求對半分,也就因此喪失了和平解決問題的最後機會。

與咯麥隆相比,奈及利亞在這舊多年的變化就是蘇外一個樣子了。

雖然從地理位置上考慮,共和國不會在安全沒有保障的情況下,在奈及利亞大舉投資開採稀有金屬礦藏。事實上,第三次西非戰爭結束之後,共和國當局就對國際局勢做了一次全面分析,得出世界大戰不可避免的結論。到,也就是共和國開始為世界大戰做準備的時候,對能否控制西非地區也做了一次戰略評估。結果很明顯,在共和國海軍必須首先控制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情況下,即便能夠依靠阿根廷的海軍基地進軍西非地區。也不大可能在大西洋上與美軍爭雄,特別是在戰爭初期,共和國還得做好丟掉整個西非地區的準備。受此影響,在到之間,共和國當局在奈及利亞做得最多的,還是幫助奈及利亞解決國內矛盾,即大力興建與民生有關的基礎設施,並且幫助奈及利亞發展輕工業,讓奈及利亞融入以共和國為核。剛二齊體洶年之後。共和國當局就把重點從尼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