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5部分

量起飛,而第一波攻擊機群的戰鬥機為了應付可能出現的空戰,起飛重量都輕了好幾噸,航飛行速度快得多,所以在起飛後不久。第一波攻擊機群就與第二波攻擊機群拉開了距離。

這個時候,美軍艦隊裡也拉響了戰鬥警報。

不是說美軍的無線電探測裝置發現了共和國艦隊發出的無線電訊號。而是發現了那架巡邏機發出的無線電訊號。雖然美軍不可能破釋巡邏機發出的電報,但是從這組有規律的無線電訊號可以得知,巡邏機已經安現美軍艦隊。而且報告了美軍艦隊的大致方個。

可以說,真正面臨考驗的是美軍指揮官。

母庸置疑,共和國艦隊的攻擊即將到來,而美軍的戰鬥機卻在航母上。如果不能迅速做出決策,美軍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

正文 第六十八章 最重要的戰果

小說巴士 更新時間:2010…9…19 13:13:12 本章字數:12156

,二管是誰。⑤⑤文學手打上傳都不能否認運氣在海戰中的重要性。

可以說,任何一場能夠寫進史書的海戰,都有運氣成分,而且運氣產生的作用往往過了其他因素。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途島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利根”號巡洋艦上的 架水上偵察機因為機械故障未能按時起飛,而美軍艦隊就在該偵察機的偵察線路上,日本聯合艦隊也因為沒有能夠及時現近在咫尺的美軍艦隊,遭到對手的突然襲擊。最終慘敗而歸。

在“馬爾地夫海戰。中,運氣也起到同樣重要的作用。

前面已經提到,印度洋艦隊指揮官在猶豫著是不是要按照印度洋戰區司令部提供的目標資訊派出攻擊機群的時候,一架透過防空網的遠端海上巡邏機現了美軍艦隊,並且在被擊落之前出了目標座標資訊,使印度洋艦隊指揮官不用再猶豫,也讓印度洋艦隊的攻擊機群能夠直接飛向目標。

毫無疑問,這就是運氣成分。

反過來,當難題出現在美軍身上的時候,運氣因素也不可忽視。

當時,美軍指揮官確實很猶豫。原因很簡單,在無法確定目標所在海域的時候,如果盲目派出攻擊機群,很有可能在按尋目標的時候浪費太多的燃料,或者朝著錯誤的方向飛得太遠,最終導致攻擊無果、或者攻擊後無法返回艦隊。美軍艦隊指揮官在乎的不是幾百架戰鬥機,而是數百名飛行員。要知道,培養一名優秀的、具有上千小時飛行經驗的飛行員,要比造一架戰鬥機困難百倍。甚至可以說,如果在戰爭初期損失太多的飛行員”必然會對海軍的戰鬥力產生影響。

就在這個時候,美軍的無線電探測裝置現了 個非常微弱的訊號。

沒到半分鐘,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就,對該訊號做了全面分析,並且確定為接共和國海軍艦載戰鬥機上的求救裝置出的無線電訊號。更重要的是,這兩個訊號就在馬爾地夫群島海域,不但非常接近,而且與美軍艦隊的距離不會過功千米。很有可能在 奶千米左右。

不得不承認,美軍的電子偵察裝置的探測精度非常高。

當然,也不得不承認,某些時候處於安全考慮的設計反而會成為安全隱患。

那2個無線電訊號確實是由共和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出來的,而且就是由那接在起飛後因故障墜毀的戰鬥機出來的。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肯定不是飛行員為求救出的無線電訊號。

原因很簡單,艦隊指揮官沒有宣佈解除無線電管制,戰艦之間都是用鐳射定向通訊系統進行聯絡。更重要的是。戰機在起飛之後就出了故障,而且嚴格按照守則,在艦隊後方的海面上進行緊急迫降,而在正常情況下,艦隊肯定會出動垂直起降飛機,在附近巡邏待命,而這些飛機的任務就是救援落水飛行員。

根據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記錄。接戰鬥機迫降後就有2架垂直起降飛機趕了過去,並且救起了飛行員。2名飛行員在隨後遞交的報告中也提到。他們沒有在墜機之後啟動無線電呼叫系統。由此可見,肯定是戰鬥機上的自動控制系統啟動了無線電呼叫系統,出了無線電訊號。

這也很好理解,早在田年,美國海軍就在艦載戰鬥機上安裝了自動起降系統,起飛與降落都不再由飛行員控制,從再大大提高了起降效率與起降安全性。在力力年之前。也就是建造“上海”級航母時,共和國海軍也在新一代艦載戰鬥機上使用了這種系統。因為起飛與降落時出故障的機率遠高於正常飛行,所以在這個時候,自動控制系統都會啟動戰機上的緊急求援裝置。

雖然從技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