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8部分

西太平洋戰區的基礎上成立新的西太平洋戰區與西南太裁洋戰區,兩大戰區的統轄範圍以加羅林群島為界,即加羅林群島以北地區屬於西太平洋戰區、加羅林群島及其以南地區屬於西南太平洋戰區。因為這條界線大致在北偉舊度上,所以又被稱為“北舊度線”當然,也不是北緯舊度以北的地區都屬於西太平洋戰區。因為是南下西南太平洋地區的跳板,所以菲律賓群島被分給了西南太平洋戰區。更重要的是,西南太平洋戰區的司令部設在那霸,即原西太平洋戰區司令部,而新成立的西太平洋戰區司令部則設在日本的橫濱部分設施在橫須賀。也就是說,新的西太平洋戰區只保留了名稱,其餘的全都移交給了西南太平洋戰區。

由此可見,裴承毅把重點、放在了西南太平洋戰場上。

對此,幾乎沒人提出反對意見。有資格參加高層軍事會議的,都是共和**隊的旨級將領,都知道共和國的基本戰略,也就清楚南下的重大意義。

問題是,在討論戰術話題的時候。裴承毅卻沒有提到西南太平洋上的作戰題動。

不管從哪個角度出,在南下之前,共和國海軍都得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確保印度出的制海權,而且得確保在北印度洋海域的絕對制海權。正是如此。裴承毅先提出了印度洋上的作戰行動。

雖然作為前陸軍上將,裴承毅的專業在地面戰場上,但是作為共和國戰爭經驗最為豐富的統帥,他對海戰的理解不在任何一位海軍將領之下。當然,必須承認。裴承毅的海戰戰術知識並不豐富,作為統帥也沒有必要搞清楚戰術問題。談到印度洋戰爭的時候,裴承毅只提出了兩點,一是殲滅進入印度洋的所有敵國艦隊、並且阻止敵國艦隊進入印度洋,二是控制前往南大西洋與地中海的通道、必要的時候可以採取軍事行動。針對這兩個要求,裴承毅顯得很大方,即海軍可以自由調動除西太平洋戰區之外的所有軍事資源,包括在東南亞地區活動的南海艦隊。

可以說,從這一簡潔明瞭的軍事部署就看得出來,裴承毅確實是最合適的戰時統帥。

換個角度看,如果出任元的不是裴承毅,而是某個文職官員。在做出如此重大的軍事決策之前,肯定需要廣泛徵求意見,從而使決策變的更加漫長。對裴承毅來說,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甚至可以說,即便沒有袁晨皓這樣的高階將領,裴承毅也能以元的身份兼任最高軍事統帥。

更重要的是,幾乎沒人懷疑裴承毅的軍事決策。更不會有人直接反對。

雖然裴承毅不是萬能的,而且誰也無法保證他的決策一定正確,但是在戰爭時期,特別是在時間萬分緊迫的戰爭初期,哪怕有所偏差,及時的決策也比什麼都不做好得多,甚至將決定戰爭的最終勝敗。母庸置疑,在這種關鍵時刻,不管是軍隊、還是國家,都需要一個能夠拿定主意。而且對勝利堅信不移的統帥。

有這種能力。而且有足夠強大號召力,能夠成為軍隊與國家統帥的。也只有裴承毅。

, 可

正文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六十四章 不謀而合

小說巴士 更新時間:2010…9…16 1:02:18 本章字數:6769

工軍人身份出任國家統帥的“不僅僅是裴承毅,懷有撥鋒燈丹的杜奇威。xiaoshuobus免費提供

客觀的講,杜奇威的處境與裴承毅非卑相似,那就是在與共和國宣戰後,各方各面前處於一團糟的局面,很多事情都需要從頭做起。在戰略認識上,杜奇威與裴承毅的觀點完全一致,即太平洋才是兩個級大國的主戰場。而且誰能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勝,誰就能夠贏得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在怎麼打太平洋戰爭的問題上,杜奇威也面臨同樣的難題。即應該以何種方式來達到目的。

在很多人看來,杜奇威是最有資格、也是唯一能夠挑戰裴承毅的軍事統帥。這個觀點並非不無道理。比如在面對相同的問題時,杜奇威的決策往往與裴承毅如出一轍,至少在總體方向上不會有太大差別。

換成其他軍事統帥,也許會用非常直接的方式,即利用美國在環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優勢來解決太平洋戰場上的問題。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將軍事基地擺到對方家門口的不是共和國。而是美國。

不管從哪個方面看,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戰略優勢都非常明顯。別的不說。菲律賓距離共和國本土不過數百千米,距離美國本土卻有近2萬千米。即便退後一步,關島距離共和國本土也就四多千米,距離美國本土卻。多千米。也就是說,從西太平洋到北美大陸西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