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也在這一海域,因此決戰將在所難免。實際情況是,美軍艦隊沒有遭到突然襲擊,而且美國海軍安排的偵察機也沒有在群島附近勸千米內發現共和國海軍艦隊。
共和國艦隊沒有南下,就有可能北上。當時也確實有不少美國海軍將領認為,實力強大的共和國海軍艦隊有可能在7月4日夜間從夏威夷群島中部海域北上,在美軍的眼皮子底下進入了北太平洋。按照這部分將領的說法,共和國海軍艦隊有足夠強大的實力,而且共和國海軍的前線指揮官更具冒險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共和國艦隊已經用炮火襲擊了附近所有島嶼上的美軍基地,包括瓦胡島西面幾座小島上的美軍水上飛機中心,所以共和國海軍艦隊有可能在夜色的掩護下從群島中部海域北上。如此一來。共和國海軍艦隊在進入北太平洋之後,就應該向東航行,直撲美國西海岸地區檀香山的偉度要比洛朽礬低舊度左右。即洛朽礬在檀香山的東北方向上。而不是在正東方向上。雖然共和國海軍艦隊的主要認為是與美軍艦隊決戰,奪取制海權,但是在決戰無果、特別是美軍艦隊主動避戰時。共和國海軍艦隊肯定會趁機襲擊美國本土西海岸地區。受此影響。這部分海軍將領建議加強本土西海岸的防禦力度。當然。這些將領也忽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即共和國海軍真要襲擊美國本土西海岸地區的話,炮擊在7月7日之前就將到來。而不會拖到7月7日之後。更重要的是。在美軍艦隊去向不明的情況下。共和國海軍艦隊沒有理由在彈藥補給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用寶貴的炮彈來對付地面目標。更何況。在以制海作戰為主要任務時,主力艦攜帶的彈藥應該以集束子母廠了;甲彈為主,而這兩種炮彈都不適合攻擊地面目
排除了這兩種可能之後,剩下的只有一種可能了,那就是共和國海軍艦隊在7月4日結束炮擊之後,向西返回群島西部海域,並且在7月日或者6日,從中途島西面進入北太平洋夏威夷群島為北太平洋與中太平洋的自然界線。
問題就是,在進入北太平洋之後,共和國海軍艦隊去哪了?
可以說,這才是美國海軍最為關心的問題。
從時間上推算,就算共和國海軍艦隊繞道群島西部海域,從中途島以西北上,以共和國海軍艦隊的航行速度,到7月7日的時候,也有可能到達瓦胡島北面,而且很有可能正在搜尋美軍作戰艦隊。
當然,共和國海軍艦隊到底在哪,這得由共和國海軍的戰役目的決定。
提到這個問題,別說美國海軍高層頭痛不已,就連美國總統杜奇威都犯了糊塗。
要知道,如果共和國海軍艦隊在7月4日就退回夏威夷群島西部海域的話,那麼共和國海軍在這前後的作戰行動就是南轅北轍,連戰役目的都變了樣。別說有經驗的將軍,就算是最普通的參謀都知道。在戰役實施到一半的時候,改變戰役目的等於自取敗亡。說得直接一點,在7月4日之前,共和國海軍的所有作戰行動都是在逼迫美國海軍前來決戰。以奪取制海權為主要目的。如果前面的分析成立,即共和國海軍艦隊放棄了突擊東太平洋,與美軍艦隊決戰的機會,那就等於放棄了這個戰役目的,將攻打中途島放在了首要位置上。雖然攻佔中途島也很重要,甚至可以說關係到能否順利攻佔夏威夷群島,但是比起制海權,在這個時候攻佔中途島的意義就不明顯了。至少可以說,在取得制海權之前,共和國海軍沒有必要把眼光侷限在一座島嶼之上。
總而言之,當時就連杜奇威都不相信,共和國海軍會放棄決戰。
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海軍與美國高層不願意相信,還是出於現實因素。
從前面的分析就看得出來,正是考慮到共和國海軍求戰心切。所以美國海軍在制訂作戰計發的時候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從戰後獲得的一些資料來看,當時美國海軍的如意算盤是引誘共和國海軍艦隊到東太平洋決戰,美軍艦隊可以背靠北美大陸,在岸基航空兵的支援與掩護下作戰,共和國海軍艦隊則只能得到艦載航空兵的有限支援,還得應付美軍航空兵的威脅,自然無法全力投入制海作戰。可以說,這也是美國海軍要想在這場海戰中取勝的唯一機會。受此影響。美國海軍的所有作戰部署都與該計戈;有關,即作戰艦隊集中部署在夏威夷群島以東海域,而且主要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範圍內活動,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會提前向艦隊活動海域部署攻擊潛艇。總而言之,美國海軍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竭盡全力保護好自己的艦隊,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再抓住機會消滅共和國海軍艦隊。
問題是,這麼簡單的戰術思想。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