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還得花費巨資對“維拉特”號進行延壽改進,確保至少擁有一艘航母。
經過艱苦的談判、拉鋸戰式的討價還價,俄羅斯保證在2012年初交付,改裝費用從十九億降低到十六億。
2012年初,改裝一新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順利交付。
只是,該艦沒能立即形成戰鬥力。
在“維克拉瑪蒂亞”號之前,印度曾經擁有兩艘航母,但是都只能攜帶“海鷂”式垂直/短距離起降戰鬥機,不能搭載常規起降戰鬥機。
僅僅讓飛行員掌握滑躍起飛/阻攔降落的起降方式就花了一年多時間。
2013年,印度海軍正式宣佈“維克拉瑪蒂亞”號形成戰鬥力。
在此之後,“維克拉瑪蒂亞”號一直在維沙卡帕特南附近海域執行訓練任務,並不具備作戰能力。
印度海軍提前宣佈“維克拉瑪蒂亞”號形成戰鬥力,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老舊不堪的“維拉特”號已經難以出海活動了,國產的“維克蘭特”號的交付時間從2012年底推遲到了2013年底。如果“維克拉瑪蒂亞”號不能“及時”服役,印度海軍將面臨無航母可用的尷尬境地。
有總比沒有好得多。
直到2013年10月,也就是“維克蘭特”號交付前的一個月,“維克拉瑪蒂亞”號才真正形成作戰能力。
一年半的緊張訓練中,至少有十一名飛行員在操作不當導致的事故中喪生。
隨後的大半年中,“維克拉瑪蒂亞”號只在2014年2月,象徵性的前往阿拉伯海執行了為期二十一天的巡邏任務,其他時間一直在孟加拉灣為剛剛服役的“維克蘭特”號培訓飛行員。
隨著“維克蘭特”號形成作戰能力,印度海軍再次擁有了兩艘可用的航母。
從此之後,“維克拉瑪蒂亞”號以維沙卡帕特南為基地,為東部艦隊旗艦,“維克蘭特”號則以科欽為基地,為西部艦隊旗艦。
雖然比起“維克蘭特”號,“維克拉瑪蒂亞”號老舊得多,但是作為印度海軍排水量最大的戰艦,帕特爾少將對自己的旗艦非常滿意。
如同“維克拉瑪蒂亞”號一樣,帕特爾少將的經歷也很坎坷。
作為平民出身的海軍軍官,從加入海軍的那一天開始,帕特爾就面臨著比那些婆羅門貴族軍人多得多的挑戰與困難。能夠成為東部艦隊司令,帕特爾靠的是個人天賦,與不知疲倦、不畏艱辛的奮鬥精神。
登上“維克拉瑪蒂亞”號的那一刻,帕特爾就知道,他的命運與這艘戰艦的命運聯絡在了一起。隨後的二年中,帕特爾既嚴厲要求自己,又嚴格要求部下。在他的率領下,“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戰鬥群成為了印度海軍的精銳部隊。
用印度海軍司令達斯上將的話來說:帕特爾的個人魅力征服了整支艦隊。
帕特爾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這場戰爭。
與絕大部分平民出身的軍官一樣,帕特爾是不折不扣的“鷹派”。只有戰爭才能展現軍人的價值,只有戰爭才能改變平民軍官的命運。
帕特爾並不關心政治,可是他知道,遲早有一天,“維克拉瑪蒂亞”號將開赴戰場,與西面的巴基斯坦,或者東面的中國海軍幹上一仗。最終的結果將證明,這艘價值十六億的航母,還有平民出身的將領才是印度海軍的頂樑柱。
印巴危機爆發後,帕特爾等待的機會到來了。
沒用他出面,海軍司令就會為東部艦隊,為海軍爭取參戰的機會。
六月二十七日,以“維克拉瑪蒂亞”號為首的東部艦隊離開了維沙卡帕特南,開赴阿拉伯海,協助“維克蘭特”號航母戰鬥群,對巴基斯坦進行海上封鎖,轟炸巴基斯坦海軍基地。
天黑之後,一直在肯帕德灣以南海域、巴基斯坦空軍戰鬥機打擊半徑之外活動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與“維克蘭特”號轉向北上,尋找作戰機會。
帕特爾需要的不是機會,而是一紙命令。
七月三日凌晨前,海軍司令部終於發來了讓“維克拉瑪蒂亞”號與“維克蘭特”號派遣艦載機轟炸巴基斯坦軍港的作戰命令。
兩艘航母將在天亮前派遣艦載戰鬥機轟炸瓜達爾軍港,空軍派遣遠端戰鬥機為海軍攻擊機群護航,另外派遣一架A-50I協調海軍與空軍戰機的作戰行動。返航途中,艦載機將在阿拉伯海上空與空軍派來的加油機會合,補充燃料。
這一安排,並不僅僅是為了利用海軍的艦載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