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部分

了個“漢王”的稱號。但分封之後,項羽卻不讓劉邦動身,而把他困在咸陽,無視他的存在,等於軟禁。

如此一來,劉邦很著急,真不知道項羽那個愣頭青還會幹什麼出格事,因此問計於張良。

而張良也無奈,身困敵營,腦子再活泛,也只能一籌莫展。我前邊介紹過,張良長於大略,而短於謀身。劉邦那次問計,讓他抓耳撓腮。

萬般無奈,他想到了陳平。這是一個危險的舉動,剛認識幾天,雖然聊的投機,也相互欣賞,但還沒好到夥穿一條褲。此時去找陳平幫忙,無疑算是孤注一擲。

然而,張良還是去了。場面話說了半天后,張良兩手一攤,直言此行意圖。這是一次投機,如果陳平去項羽面前動動嘴皮子,可能劉邦和張良的腦袋都要搬家。

但陳平沒有辜負張良的一番心意,他低頭想了片刻後,說道:“若要順利脫身,必須讓范增離開幾天,調虎離山,方可行事。”

這句話,是倆人友誼的開始,並且把這份友誼一直延續了下來,的確夠不容易的。

第二天,陳平求見項羽,說“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什麼什麼的,囉嗦了一大些,隨後落腳到給楚懷王熊心上“義帝”尊號。最終,倆人達成一致意見,派德高望重的范增前去辦這件事。

范增臨行前,千叮嚀萬囑咐,不能讓劉邦回漢中。項羽答應了。

然而,范增前腳剛走,陳平立馬上奏:各路諸侯聚集咸陽,軍資日重,若不讓諸侯就國,恐百姓無力負擔。

項羽腦子轉圈比較慢,他一聽有道理,馬上傳旨:天下諸侯,路遠的給10天期限,路近的給5天期限,在限期內作好回國的準備;唯有劉邦留在咸陽,陪王伴駕。

項羽來這一手,實際也在陳平的意料之中。就在各路諸侯紛紛就國之時,陳平給張良送去了四個字:聲東擊西。

於是,張良捧著劉邦的“請假條”來的了項羽的面前,表示劉邦想請幾天探親假,回家看看老孃。

如此一來,項羽開始猶豫了。

就在項羽猶豫不決之時,張良故意說道:“絕不能讓劉邦歸鄉,若此,他定將在沛縣稱王。不如派他帶殘兵回漢中,大王你取其家眷做人質,他絕不敢做亂。”

項羽迷惑了。他現在甚至有些感動,真沒想到張良同志竟然幫自己出主意、想辦法。如此一來,項羽動搖了。

張良離開後,陳平乘機上奏:既封劉邦為漢王,業已佈告天下,若不使其就國,恐難以取信天下。

現在范增不在家,項羽腦子不好使,又沒有電話,更沒有手機。不得已,抓耳撓腮的想了兩天,說了一個字:“然!”

劉邦一點也不客氣,也不給項羽反悔的時間,當即拔營起程,向漢中趕去。

待得范增返回時,劉邦已快把入蜀的棧道燒乾淨了。

陳平刨坑的本事太強,通常情況下都是連環坑,讓人防不勝防。項羽那一次,在陳平和張良的通力合作下,成功當了一次冤大頭。

上邊說了這麼多,實際也只是想得個結論,張良和陳平之間的友誼是極好的。不過返回來說,陳平跳槽過來後,能在劉邦手下混的風生水起,也與這次經歷不無關係。

現在張良雖然不參與朝政,但他和陳平之間的這份友誼卻一直留存著,並且影響了下一代。說白了,在張闢疆的眼裡,陳叔叔是極為親密的人。

如此一來,張闢疆去拉陳平的衣角就很好理解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

我在前邊講到過,劉盈的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老孃的刺激。

但事實上,呂雉並沒有刻意刁難兒子的意思,她只是做了些自己認為需要做、應該做的事情,並沒有考慮到兒子的感受,更沒準備把兒子推上絕路。

客觀點講,呂雉雖然行事有些過火,但並不為錯。為了弄明白這一點,就讓我們重回過頭來,簡單分析她所做過的幾件大事。

首先是戚姬母子的死。

我們看過很多關於帝王將相、造反起義為主題內容的電視劇,雖然大部分都是在胡編亂造,但它們驚人一致地告訴我們:“皇帝”那把椅子是不好坐的,時不時都會有人跑過來搶的。

呂雉肯定沒有看過這些肥皂劇,這一點我敢和任何人打賭。

呂雉雖然沒有看過,但她卻很清楚這一點。為能讓兒子坐的安穩,就必須滅掉潛在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