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8部分

俗,家人要在他鼻尖上放一塊棉花,好容易看他的呼吸。這時全家都在屋裡。當地某方丈與他走得很近,向他耳朵裡說:“現在,要想來生!”

蘇東坡輕聲說:“西天也許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

錢世雄這時站在一旁,對蘇東坡說:“現在,你最好還是做如是想。”

蘇東坡最後的話是:“勉強想就錯了。”

這是蘇軾貫徹始終思想主旨:他認為解脫之道在於自然,在“不知善而善”;人生之精彩在於灑脫,在於“想得開”、“不勉強”。

稍後,兒子蘇邁走上前去請示遺訓,但蘇軾一言未發便去了,享年六十四歲。

趙興在運河上得到訊息,大慟,他拋下妻兒,扔下舟船,騎上一匹無鞍馬向常州奔去,沒走片刻,後面的帥範與源業平帶家丁騎馬追上,源業平已經神經錯亂,帥範還有點理智,他拽住趙興地馬韁,連聲呼喚:“太尉何往,太尉何往!”

趙興感覺天塌了,他神不守舍地回答:“老師,我……要去老師身邊,快快讓路……”

“太尉,欲速則不達”,帥範沒放馬韁,平心氣和地勸解:“太尉,坐著小舟前往常州,該比騎馬快……即使太尉要騎馬去,也該騎上一匹有鞍馬,你看,你現在都比我們慢。太尉心莫亂,此事,尚需從長計議。”

趙興慢慢平靜下來,跳下馬下令:“令舟船慢慢趕來,我自騎馬去——舟船奉迎過多,我心焦慮,還是騎馬去的好!”

換上一批有鞍馬,趙興與帥範、源業平跳上馬,一路向常州狂奔,路上,源業平痴痴迷迷,反覆唸叨著幾句話:“就這樣走了,就這樣……”這句話,更增添趙興的哀痛。

等趙興趕到常州,蘇軾已經去世十天了。

趙興幾乎是嚎啕大哭的撞進門去。

在這個時代,他第一個遇到的師長,他最崇敬的人,最欽佩地人,平生厄運加身、依舊保持樂觀心態的人,一個全亞洲都為之仰望的人,就這樣辭世了。

這一刻,趙興感到天崩地裂。

伴隨著蘇軾的辭世,一個時代結束了。

這一刻,大宋的美麗,因為這位當代文宗地去世,似乎減了七分,從此在沒有“大江東去”,在沒有赤壁懷古,在沒有明月,剩下地是醉生夢死,享樂,安逸、奢華的喧囂時代。

淚眼婆娑中,一個人影起身迎接趙興,這是長子蘇邁,作為孝子他叩頭感謝趙興地哀悼。在趙興身後,源業平滾倒在地,如喪考妣,帥範似乎站不穩,扶著門框直往下出溜。

趙興哭倒在地。

與此同時,京城裡,因為蘇軾響亮的名聲,大太監梁師成也想沾光,他冒名蘇軾地私生子,認為蘇軾遣散的姬妾離開時已經懷了孕,而後生下了他這個遺腹子。

大太監梁師成並不於是唯一想認蘇軾為父親地人,一位叫王黼的新科進士也認為,蘇軾當年遣散的姬妾採菱、拾翠二人確實懷了孕,如果大太監梁師成是採菱的遺腹子,那麼他就是拾翠的遺腹子——他對此確信不疑。

趙興在京城的時候,這兩人不敢當著趙興的面說,等到趙興前腳一出京城,這兩人立刻向文武百官炫耀,並且處處以親兄弟自居……

歷史稍加變化的是,原本蘇軾無權無職,唯有顯赫的名聲與奪目的才華,所以才有梁師成與王黼的冒名。但現在蘇軾背後有大宋第一軍閥趙興,且眼看蘇門弟子將一一起復,故此,打算認蘇軾為父親的人更多了,蘇軾的那些曾經小妾各個懷孕都不夠分配,尚有不少人直抱怨蘇軾小妾太少……

趙興不知道京城出現這股妖風,他此刻只覺得無窮無盡的悲哀。在他看來,蘇軾的幽默,蘇軾的灑脫,蘇軾的詩詞,都是這個時代並不可少的一部分,蘇軾辭世了,這個時代也少了點什麼。當初,他隱約記得蘇軾是在遇赦北歸後去世的,所以才派潘大臨密切守護,沒想到,潘大臨還是把人看丟了。

趙興嚎啕了一陣,等到他覺得心頭稍稍一鬆,那種失落的感覺讓他邪火萬丈,哭聲方停,他跳起來,拔刀在手左右張望,嘶聲喊:“潘大臨呢?”

第三部 大軍閥的狐步舞

第3315章 我要拉幫結夥

蘇邁知道趙興的脾氣,趙興對自己父親的那份尊重讓他心中感動,但趙興把怒火洩到潘大臨身上也不對,他跳起來,上前按住趙興的手,勸解說:“離人,休得怪潘大哥,父親身體虛弱,豈能怪罪他人。”

趙興若是狂怒起來,憑蘇邁是壓制不住的,隨行的帥範見勢頭不對,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