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部分

金吾大將軍成王李千里及其子天水王李禧分兵鎮守宮城諸門,而李重俊與李多祚引兵自肅章門斬關而入,竟不逼宮退位,而是叩閣鎖拿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臨危不亂,對中宗進言道:“觀其意欲先索婉兒,次索皇后,次及大家。”中宗亦害怕李重俊逼宮,便攜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登玄武門樓以避敵鋒,使左羽林大將軍劉景仁帥飛騎百餘人屯於樓下以自衛。玄武門乃大明宮北門,集高險固於一身,易守難攻,是兵家首選之地。而宗楚客等朝中重臣擁兵二千餘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

李多祚至玄武門前,欲向中宗稟報武三思的罪行,但門樓守兵拒不開門。李重俊趕至,不明白自己已陷入進退兩難的局勢,只是在樓下按兵不動,一時間樓上樓下父子僵持不下。

宮闈令楊思勖見太子兵將混亂不堪,請旨擊殺叛黨。楊思勖人高馬大,騎於馬上一刀斬殺李多祚麾下的野呼利。一時間太子方軍心大亂。

中宗驚愕不能言,上官婉兒便在一旁出謀劃策。中宗醒悟,對太子叛黨言道:“汝輩皆朕宿衛之士,何為從多祚反?苟能斬反者,勿患不富貴。”中宗的話在空曠的場地上回響,太子軍中立刻有人譁變,一反皆反,太子叛黨潰不成軍,局勢不能控制,李重俊帶領親衛侍從殺出重圍,避走終南山。誰料至鄠西林中,侍從見無路可逃,合力將李重俊斬殺,回宮獻於中宗。

在太子李重俊僵持於玄武門下時,成王李千里及其子攻打延明門,卻被宗楚客一網打盡。至此,太子李重俊的草率發動的政變徹底平定。

中宗以李重俊的首級獻太廟祭奠武三思、武崇訓,後將太子首級掛於城門之上,為叛亂謀逆者以警惕。改成王李千里姓曰蝮氏,同黨皆伏誅。東宮僚屬無人敢為李重俊收屍,僅永和縣丞寧嘉勖解衣裹太子首號哭,被貶興平丞。太子兵所經諸門守者皆坐流;韋后之黨奏請悉誅之,中宗對韋后言聽計從,便改判處死。大理卿宋城鄭惟忠曰:“大獄始決,人心未安,若復有改推,則反仄者眾矣。”中宗乃止。

對在宮變中立功的宮闈令楊思勖升為銀青光祿大夫,行內常侍。 贈武三思太尉、諡號梁宣王,武崇訓開府儀同三司、諡號魯忠王。安樂公主請用永泰公主故事,以其夫武崇訓的墓為陵。“陵”乃帝王陵寢的名,給事中盧粲駁之,上奏:“永泰事出特恩,今魯王主婿,不可為比。”中宗立刻手敕曰:“安樂與永泰無異,同穴之義,今古不殊。”盧粲又奏:“陛下以膝下之愛施及其夫,豈可使上下無辨,君臣一貫哉!”中宗無言以對,從之。安樂公主大怒,貶盧粲為陳州刺史。

七月癸卯,大赦天下。

八月戊寅,韋后及王公請奏中宗上尊號曰“應天神龍皇帝”,改玄武門為神武門,樓為制勝樓。宗楚客又帥百官表請加皇后尊號曰“順天翊聖皇后”。中宗皆許之。中宗特賜上官婉兒升為正二品昭容,後宮中僅次於皇后。

秋意慢慢席捲了整個長安,一切都井然有序,彷彿從未發生過什麼似的。

敏悠然的坐在樹下的榻上,看著蔚藍的天空白雲朵朵,樹梢上棲息著幾隻白鴿,秋風掃落葉,一片片葉子在池中打著旋,頑皮的嬉戲,一切都是這樣寧靜。

她的心卻波瀾起伏——

查抄東宮時,宗楚客發現了被鎖在地牢中失蹤多時的慕容尚儀,中宗韋后得知後極為震怒,並派宮中太醫診治傷勢,免去一切宮中雜務,安心在家中養傷。

這是她一手安排的,宗楚客也的確按照她所說的做了。可她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

敏輕輕拿下遮光的燈罩,燭光霎時照亮整個房間,床上抱著美人的武三思被強光射眼,緩緩醒轉,遮眼喝道:“是哪個狗奴才?借了天的膽——”後半句沒說出來,就傻了眼,指著敏驚愕的說不出話來。

敏坐在桌前,用燈籤挑了挑燈芯,笑道:“別來無恙啊,武三思。”

武三思醒了過來,高聲喊道:“來人啊!抓刺客!”

“我勸你不要白費力氣。如果府上的守備真是銅牆鐵壁的話,我也就不會坐在這兒跟你說話了。你不是一直派人再找我嗎,我送上門來,你怎麼反倒不歡迎了呢?”敏甩了甩手中銀製的燈籤,似乎隨時會射殺獵物一般。

武三思見身旁的女子要喊,一記重拳將她擊昏,才道:“你既然敢來,必是有備無患了。我也不跟你繞彎子,你說你是持劍人,此事是真是假?”

敏瞪著他笑了起來。“你猜是真是假?”

武三思愈加心裡沒底,想了一瞬道:“你做這麼多,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