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土司衙門的土司老爺也要畢恭畢敬,土兵們自然不敢招惹了。
“本官自我介紹一下,本官是皇上派來交趾平叛的驍武軍中的一名武官,此次隨著定南將軍大人前往宣化城。”
由於剛才那驚險的一幕,現場的人們紛紛望向了李雲天,李雲天沉吟了一下,登上了關卡旁的一塊大石頭上衝著那些跪在關卡前的難民高聲喊道:
“本官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們,交趾是太宗皇帝給我大明開拓的疆土,皇上絕對不會放棄它,準備舉全國之力來平定交趾的叛亂。”
“定南將軍本應跟隨驍武軍平叛大軍前來交趾,不過,皇上心繫交趾百姓的安危,故而讓定南將軍提前趕來交趾坐鎮。”
說著,李雲天環視了一眼那些望著他的難民,慷慨激揚地宣佈,“明年,十萬驍武軍將進入交趾,在定南將軍的率領下剿滅交趾的那些叛匪,還交趾百姓一個安寧。”
“定南將軍將在宣化府設立避難營,開啟宣化城的糧倉對前來避難的百姓進行救濟,諸位與其背井離鄉前去廣西,不如留在宣化府,既能有個溫飽,屆時也能助定南將軍一臂之力。”
隨後,李雲天衝著不遠處的驍武軍軍士一指關卡處的木柵欄,沉聲下達了命令,“把它開啟,如果有人想去廣西,不得阻攔。”
驍武軍的軍士們聞言頓時一擁而上,將那些木柵欄給拆除了,現場的土兵不由得面面相覷,那些難民更是目瞪口呆地望著眼前的這一幕。
難民中大部分的人都能聽懂李雲天的話,宣化府已經貼出了李雲天率領在平定漢王叛亂一役中戰功赫赫的驍武軍前來交趾剿滅叛匪的告示,可誰也沒有想到李雲天竟然會來得如此之快。
那些聽不懂李雲天說什麼的難民此時也意識到了形勢的異樣,因為驍武軍的軍士們已經開始動手拆除攔路的木柵欄。
與此同時,在李雲天的示意下,那些土兵手忙腳亂地將吊在樹上的男人放了下來,並且解開了樹下那些老幼婦孺身上的繩子,使得那些老幼婦孺圍著虛弱地躺在地上的男人們痛哭流涕。
李雲天見狀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讓土兵們拿來了一些吃的東西給那些老幼婦孺,使得其千恩萬謝,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看得出來這些人已經餓了好幾天。
交趾兩年前就在打仗,糧食收成自然也就好不到哪裡去,再加上官府徵糧和叛軍搶糧,如今在交趾能上一頓飽飯可不容易。
聽了李雲天所說的話後,難民們聚在一起嘀嘀咕咕了一陣,隨後做出了兩種不同的抉擇:大約三分之一的人為了安全起見前去太平城,另外三分之二人則掉頭返回宣化城,既然連定南將軍都要去宣化城,他們還有什麼可怕的?
李雲天立在石頭上默默地目送著那些前往太平城的難民從面前經過,他根本就沒有指望自己三言兩語就能讓那些難民回心轉意,能勸回多少人是多少人,等交趾形勢穩定後那些逃出去的人自然會回來。
數十名驍武軍的武官和軍士聚在石頭周圍,看似若無其事,實際上警惕地留意著四周的動靜,此時此刻那些難民中沒有人能想到站在石頭上的那個年輕人就是大明堂堂的定南將軍!
等堵在山口的那些難民走了七七八八後,李雲天的替身隨即下令啟程,一行人風馳電掣地趕向了宣化城。!^!
第432章 五味雜陳
宣化城,宣化糧倉城南倉儲。。
宣化糧倉分為城南、城西和城北三個倉儲,所儲存的糧食足夠三十萬百姓一年所需,是交趾最大的糧倉,也是交趾的戰備儲糧,非到萬不得已時不能動用。
在一群人的簇擁下,李清正面無表情地來到了城南倉儲,一名穿著正八品文官官袍的糧倉監督等在門口,躬身將他迎了進去。
“這是本官的放糧公文,把倉門開啟,本官要賑濟城外的那些災民。”李清正並沒有去城南倉儲的會客大廳,而是徑直來到了院中,掃了一眼那些門上貼著戶部封條的糧倉倉庫大門,讓人將一道蓋有他官印的公文給了城南倉儲的糧倉監督。
“大人,這恐怕不合適吧,如果沒有戶部的公文或者總兵大人的軍令,可就屬於私開糧倉,會受到朝廷的重處。”城南糧倉監督怔了一下,接過公文檢視了一番,雙目流露出為難的神色。
宣化糧倉雖然在宣化城內,但是卻不歸宣化府和交趾布政使司管,是戶部的下屬機構,只有戶部下達賑濟的公文後才能開倉放糧。
“事急從權,現在城外有二十多萬災民,如果他們被居心叵測之人煽動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