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5部分

就在封賞後的第二天,宣德帝在城外給成山候柳升所率領的南下平叛大軍送行,以平定交趾的叛亂。

其中,太子太傅、安遠候柳升為徵虜副將軍,擔任交趾總兵,保定伯梁銘為左副總兵,京畿都督府都督僉事崔聚為右參將,率兵由廣西赴交趾。

與此同時,雲南的太傅、黔國公沐晟為徵南將軍,擔任雲南總兵,興安伯徐亨、新寧伯譚忠為左右副總兵,由雲南入。

不僅如此,宣德帝還敕太子少保、工部尚書李慶參贊柳升軍務,詹事府詹事兼工部尚書黃福掌交趾布政司、按察司事,與柳升等同行。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李慶和黃福的官職中都有工部尚書一職,但李慶的工部尚書是實職,黃福的工部尚書是兼銜,也就是虛職,只是表明其身份地位的一種象徵而已。

鑑於驍武軍在平定漢王叛亂中的英勇表現,柳升本想調驍武軍參加此次交趾的平叛事宜,不過被李雲天以驍武軍黑牛鎮傷亡慘重元氣尚未恢復為由婉拒,他既然已經知道了此次平叛要以失敗結束,故而可不想讓那些驍武軍前去送命。

此次征討交趾,正值明軍攜平定漢王叛亂之餘威,包括宣德帝在內,誰都會認為此仗必勝。

誰也沒有注意到,李雲天在給平叛大軍送行時雙目中流露出的一絲擔憂的神色。

二月下旬,三年一度的會試在京城貢院舉行。

就在同一時間,講武堂裡迎來了新一批的學員,他們屬於講武堂新增科目――醫科的人。

李雲天早就想在講武堂裡增設醫科,故而黑牛鎮一戰結束後就讓講武堂的教官和副教官在北直隸和南直隸各州府中釋出了告示。

凡是去年複試成績優異的考生,如想成為隨軍的醫官,那麼到南直隸和北直隸各州府講武堂教官和副教官那裡登記,並且表明醫科和講武堂其他科目一樣,其學員都屬於講武堂下轄的驍武軍的軍官

待那些考生登記完名字後,南北直隸各州府的講武堂教官和副教官帶著名單到北京和南京進行匯總,按照那些考生的成績排名錄取。

如果說以前考生們還在擔心講武堂畢業後的出路,那麼當驍武軍橫空出世,在平定漢王的叛亂中立下赫赫戰功後,考生們已經打消了這個念頭,故而報名的考生甚多,出乎了李雲天的預料。

四月份,忙碌的李雲天迎來了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機遇:在文淵閣坐館三年後,庶吉士們終於等到了他們期待已久散館考試。

散館考試成績優異的庶吉士將得以進入翰林院,成為名副其實的翰林,其餘的庶吉士將會被分配到各大部院當差。

李雲天在散館考試中發揮出色,考試的卷子被主考的禮部尚書胡瀅判為第一,進而順利地進入了翰林院。

通常來說,新進入翰林院的庶吉士會被任命為正七品的翰林編修。

不過李雲天的情況非常特殊,他的文官職務在平定叛亂之前就已經是正六品的都察院湖廣道監察御史,故而這次透過散館考試後被任命為了翰林院正六品的翰林侍讀。

值得一提的是,李雲天獲封的鎮武伯是武官官職,與他的文官官職並不衝突,屬於兩個系統的職位,等於他同時有了文職和武職。

這種現象在明初可謂十分罕見,因為明初的時候文臣和武官之間的地位相當,故而職務是無法交叉的,因為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官都不希望對方來統帥自己。

等到了明朝中期以後,武官逐漸衰敗,這才會出現以文統武的現象,帶兵打仗的統帥不是武將,而成為了朝廷裡的文官。!^!

第381章 整編新軍

就在李雲天成為翰林侍讀後不久,宣德帝下詔,讓李雲天李雲天統帥京師三大營中的神機營,引來了外界的一片羨慕和嫉妒之聲。

宣德帝之所以把神機營交給李雲天,是因為李雲天肩負著一起重要的職責,那就是要讓講武堂司科院改良神機營的火器。

在平定漢王的叛亂中,李雲天所打的第一場勝仗是攻佔由叛將楊勇鎮守的青州城。

以李雲天當時的兵力和兵員素質,外界認為他根本無法攻取城高牆厚的青州城,這也使得楊勇根本就沒有將他放在心上。

實際上,李雲天只用了一個晚上就拿下了青州城,而且還俘虜了大批叛軍。

究其原因,是青州城的城牆忽然之間倒塌,使得李雲天率軍從容襲擊了睡夢中的叛軍。

至於青州城為何突然塌掉,民間和官場廣為流傳的說法是李雲天請來了天神相助,用雷劈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