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一個煤礦10 萬元都沒人敢買,那時大多煤礦屬於鄉鎮或者國有企業,你要是買了或者承包了,那是要付礦上正式工工資的。涼粉張老婆的姨夫是五礦公司的經理,他知道涼粉張有些積蓄,就把公司在劉疙瘩鄉的一個近4平方公里的煤礦以10 萬元的價格哄著涼粉張買了去。其實當時那煤礦賠錢,實在沒法經營了。涼粉張拿出存在銀行的5萬元,又用房子抵押貸了5萬買了下來。姨夫喜出望外,以9萬元的成交價入了公司的帳。
涼粉張接手後確實頭痛了很久,煤礦一直到2003年才稍有起色。為了彌補損失,涼粉張讓小舅子幫忙看著半死不活的煤礦,自己又重新幹起了老本行,直到2002年底才停手。
2003年三四月開始,煤礦突然值錢了,公路上排起了在中國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各種各樣特大卡車長龍,煤炭被運到了山西、河北、 山東、天津,然後再轉運到國內及世界各地。涼粉張的煤礦贏利了,這讓他驚喜不已,利潤遠遠大於賣涼粉。接著就有人要以50萬的價格買他的煤礦。激動過後,他跟老婆仔細分析了一番,“拿這50萬該幹啥,難道去開個涼粉店嗎?”這他可不願意了。於是他沒答應。2004年,他的煤礦值幾百萬了,還是沒賣。2005年,有人竟然出 3000萬,這時他心動了。不是要賣掉煤礦,而是要買。他以2千萬的價格談好了附近的一個小煤礦,拿手頭的僅有的200萬預付了定金,講好一月後付1000萬,剩下的800萬2個月付清。當時整個煤城快要瘋了,人人談論入股煤礦,不管自己有錢沒錢,都想著成為煤老闆,煤礦隨著這股風潮幾乎天天瘋漲。涼粉張簽好合同後,便去拉人入股,說自己的煤礦是4千萬買的,不到一個月就籌措到了2000萬,而自己白白得了煤礦的一半股份。
2006到2007年間,全球能源的緊缺使得煤礦的價格直線上升。煤城的煤是優質無煙煤,國內外許多大型企業點名只要煤城的煤,煤礦再也不會出現賒煤的情況了,全國各地的企業代表及煤販子懷揣數百萬現金來煤礦排隊買煤。人們再也買不到億元以下的煤礦了。此時的煤老闆們都變成了投機者、二道販子,根本看不上一天上百萬元的煤炭生產利潤,而是想著怎樣以最快的速度把手上的煤礦翻倍或數倍賣出,儘快賺得數億元。惟有涼粉張不是這樣,他買但從來不賣,他仍然以低價(其實也不低了)買進,然後擴股,自己白賺一半。就這樣,兩三年時間他已經有10多個煤礦了,個人資產也該有幾十個億了。至於究竟有多少,他自己也不知道,因為不識字的他從來沒有詳細的財務帳目,也從來不給股東按年分紅。但他會告訴股東你的股份應該是翻了幾倍了,股東要是開口借個幾萬、幾十萬他也通常很痛快的批准了。同時他在幕僚的協助下已經開始向煤炭產品深加工方面發展了。
現在,煤城及周圍市縣無人不知涼粉張。涼粉張也成了上至省裡下至縣裡領導的座上賓,用他的話說,“沒有我涼粉張的錢辦不成的事”。但有人就當面調侃,“那你把天安門毛主席的像換成你大的,掛上三天。”(當地人把父親稱作“大”,音同“答”。)
涼粉張無語。
三、我是劉疙瘩的煤老闆
三 、哪兒的?劉疙瘩的!
劉疙瘩是煤城的一個鄉鎮,本來跟黃土高原上所有鄉鎮一樣不起眼。祖祖輩輩靠天吃飯,雨水多了能多打點糧食,遇到乾旱年頭,連肚子也難填飽了。可上天偏偏特別眷顧這個被大山包圍的鄉鎮,它成為煤城最早開發的煤炭基地,大多村鎮都有煤礦賣,村民分到了一些錢。煤礦最初基本上都賣給了村裡的幹部,自然少不了鄉里和縣裡相關部門領導的“乾股”了。(“乾股”就是不入股金,但年終分紅,政府相關部門的各種收費就由這些領導們出面解決。)而村民分到的賣地錢也往往都作為股金入到了煤礦。當年的三萬五萬、至多也不過10多萬,經過幾年的瘋漲,劉疙瘩鄉便湧現了大批千萬億萬煤老闆了。
52歲的劉翻身是劉疙瘩鄉最大的村子………劉疙瘩村的會計,他和老伴共生育了五個兒子、兩個小女兒,五個媳婦加上13個孫子,共有22口人。當年賣煤礦分紅不少,加上頭腦靈活,現在他家已經在四個煤礦有股份,自己還是其中一個煤礦的礦長。幾個兒子也都從小焦粉廠發展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煤炭及煤產品深加工企業了。老劉給自己算了一筆帳,以他現在的資產計算,往後數五輩,每人每天花五千塊也根本花不完。那要這麼多錢幹嗎呢,吃穿是花不完了,也不能天天去旅遊吧,累。怎麼辦呢,換車。把去年買的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