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那邊的陪嫁,有的是我爹孃後來買的。”
因為有外人在,謝涵也不好說多了。
好在張氏也是一個明白人,一聽謝涵說這些都不是閒人,猜想兒子肯定是有產業需要人打理的,能養得起這麼多人的家業想必也不會小。
“瞧瞧,我就說了,這外甥孫女一看就是個聰明人,還能心裡沒數?要不,她能撐起這麼大的家業?”一個六十多歲面色黝黑的婦人說道。
謝涵記得這人好像是張氏的孃家嫂子,姓什麼就不清楚。
正琢磨對方說這話的用意時,張氏先開口了,“算了,我也不問這麼多,你心裡有數就成。”
說完,張氏就張羅要回去。
“坐下來喝杯茶吧,幾位長輩第一次登門,哪能就這麼走了?”謝涵忙道。
雖然她多少猜到張氏的用意應該是不想讓她孃家嫂子開口打秋風,可謝涵已經給每人準備了一份回禮,也算是第一次的見面禮,因此,她也就沒必要讓大家不歡而散了。
再則,不管怎麼說,那也是張氏的孃家人,不看僧面看佛面,就衝張氏的面子,謝涵也得把這些人打理滿意了。
當然,這個滿意是指在謝涵認可的範圍內。
畢竟那些年父親受了這些人的恩惠是事實,畢竟二千多兩白花花的銀子擺正那裡也是事實。
“娃啊,喝茶就不必了,我們也就是來看看你和你弟弟,娃啊,你爹你娘都走得早,這個家還得靠你自己撐著,你弟弟還小,你要好好的聽你祖母的話,記住了沒?”謝涵的大姑祖母謝春華說道。
“記住了,多謝大姑祖母記掛。”謝涵恭敬地回道,心下暗道這有血緣關係的和沒血緣關係說出來的話就是不一樣。
“娃啊,我也有一句話囑咐你,你爹是個聰明的,也是個要強的,興許你那個弟弟有幾分隨他,你好好栽培栽培他,將來他也是你的依靠。”小姑祖母謝春麗說道。
“我會的,請小姑祖母放心。”
“我瞧著你這娃倒是有幾分隨你爹,要不然也不能大老遠的把你爹從南邊送回來,那些日子你祖母可是沒少唸叨你,見天地流淚,就差沒把眼睛哭瞎了。”另一位舅祖母說道。
“好了,看也看過了,我們走吧,這孩子剛回來,東西也沒歸置好,還有的是忙的呢。”張氏顯然不想接那個話題。
“祖母,稍等一會,我給幾位長輩預備了一份見面禮,正好明兒也過節了,我也就不虛留大家,多多少少的也是我的心意。”謝涵說完,看了一眼司書。
司書轉身去西廂房,不一會兒,便和司琪兩個一手拎著一個包袱皮過來了。
張氏一看這包袱皮是綢子的,先就有些心疼,不過轉而一想,兒子當年多多少少也受了這幾家的恩惠,雖然後來還了這份人情,可大家親戚一場,這帳還真不能這麼算。
“還是我孫女懂事,知道替你爹孝順這幾位長輩,你爹是個長情的人,別人對他的一點好都記得,可惜,這麼好的人怎麼就留不住呢?老天也是不長眼。。。”張氏說著說著又哭了起來。
這一哭,謝涵哪裡還能忍得住?
“祖母,我娘說了早飯馬上就好,我們還是家去吧,你才剛不是說幾位長輩一會還得回去過節呢。”彎月乖巧地上前挽住了張氏的胳膊。
幾位長輩聽了也紛紛擦了眼淚附和,大家拿上各自的包袱推著張氏出了門。
謝涵一直送大家出了大門,原本張氏的意思是想拉謝涵過去吃早飯,可巧高升和李福從外面送客回來,說是有話要跟謝涵說。(未完待續。)
第一百五十八章 、被否了
原來高升從趙王府的管事嘴裡打聽到了一件事,說是趙王府的王妃和謝涵在揚州見過的夏貴妃是一母同胞的親姐妹,夏貴妃曾經給趙王妃去過信,對謝涵的聰慧讚不絕口,對謝涵的身世唏噓不已,說如果不是礙於身份的話她都想收養謝涵。
趙王妃見自己妹妹對一個六七歲的小姑娘如此推崇如此掛念,心下也有了幾分好奇,只是沒有機會一見。
可巧前天趙王收到了謝涵送謝紓回鄉安葬的訊息,想著皇上為這個女孩子在揚州做的一切,再想著趙王府和定國公府的關係,趙王打發了自己的侍衛跑這一趟,而趙王妃得知這個訊息後也讓侍衛順便給謝涵捎帶了幾樣她這個年齡適合戴的首飾和衣料。
只是謝涵昨兒下午從山上回來之後一直懨懨的,回屋躺下後便沒有再出來,因此,昨兒收的禮金和東西她一概沒有過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