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是丟了多少東西,總有類似經歷。
新聞裡也有播報,某些人帶孩子去買東西,轉悠來轉悠去,手機、膝上型電腦、錢包都丟了。
真不是沒有禮貌什麼的,換成你我一樣,在看見一群破衣爛衫的孩子們之後,首先想的不是賣衣服,而是不要被偷了。
那個大姑娘也許是剛上班沒多久?沒有想那麼多,反而因為這一句問話問來大筆生意。
可在別的店家看來,也許是大意?也許是傻?有店家站在門口往裡看,這是想監督?還有人給大姑娘打電話,接聽電話後的大姑娘,臉色就變了。
電話裡提醒她要小心,咱這裡有很多小孩慣偷。
得到提醒,再看向這群孩子的眼神就不對了。
張怕苦笑一下,看看,這幫孩子的殺傷力有多大?
喊住孩子們,讓他們在店門口列隊,讓年紀最大的孩子先進去,挑選喜歡衣服。
這樣一來,大姑娘表情變好一些。
張怕走到門口說:“麻煩你幫忙挑一下,要適合這個季節穿的,再買套過年穿的。”停了下又說:“你認識賣鞋的不?最好把衣服和鞋搭起來賣。”
“賣鞋的不在這層樓。”大姑娘回話。
張怕想了下說:“那先挑衣服。”
於是就挑唄,挑好兩套衣服以後,張怕說:“最低折扣。”
大姑娘有點猶豫,張怕說:“你給一個合理價錢,這些孩子每人兩套衣服。”跟著又說:“你這家店的服裝要是樣式不夠多,還可以去別家店推薦,只要夠便宜。”
大姑娘想了想,給出個還算合理的價錢。
742 希望繼續圓滿下去
有了這家店做榜樣,又有在店外面列隊的孩子們,別家店老闆反應過來,馬上過來說話:“我家衣服都是新上的樣式,去看看唄?”
張怕看眼時間,拍拍一男孩肩膀,指指隔壁那家店:“去吧。”
小男孩有點猶豫,見張怕衝他又點一次頭,才大步走進那家店。
兩家店一起買衣服,給了優惠價,五十多分鐘給孩子們買好衣服,換樓層買鞋。
不但是鞋,襪子、內衣、秋衣秋褲、保暖內衣都有買,張老師大出血,買上一大堆。老皮他們想幫忙拿東西,大部分孩子都是不用,寧肯很累的抱著拎著,也絕不放手。
還是幾個歲數小的孩子實在不方便拿東西,才讓他們接手。
真的是很多東西,所有東西都是兩套,包括鞋。襪子和內衣更多。買完東西馬上回房車,每個孩子都是守住屬於自己的衣服。
張怕想了下,又走進商場,買了十九個雙肩大揹包,他自己背一個,再發給孩子們。石三跟小聲說話:“石塊和劉樂呢?”
張怕看他一眼:“你不會給石塊買啊?”
石三轉頭看看:“我不知道號碼。”
張怕說:“不早說?”再回去商場,給劉樂和石塊每人買上一套衣服。
接下來是洗澡,帶孩子去桑拿浴,四個小女孩讓服務員幫忙洗,再換上新衣服,告訴孩子們舊衣服不要了。
張怕抱著小丫頭金燦燦進了男池子。
等換好新裝已經下午一點半,張怕想了下,買上一堆飲料麵包香腸等玩意,出發去工地。
在車上告訴孩子們:“先湊合一頓,晚上吃大餐,現在去看你們未來的家。”
孤兒院已經建好,圍牆、食堂、游泳池都有,還有三棟很長很大的二樓層。
工人在裝修,張怕過來後,工頭出來說話。
最近一直是烏龜在這裡跑來跑去,現在做導遊,給張怕介紹工頭,再是介紹裝修內容。
這個裝修不是簡單的刮大白、鋪瓷磚,是要把床、爐子等設施安裝好,還有張怕要求的水迴圈和太陽能發電這些東西。不過最開始開工的還是基礎裝修。
讓工人們暫時停工,帶孩子看未來的家。不論一樓還是二樓,都是特別寬敞特別大,房間也大,還有課堂有活動室。
烏龜又開始給孩子們做介紹。
洗過澡、換過裝的孩子們,每人背個大雙肩包,再不像流浪兒,而是像某個旅遊團一樣。一處處走過,聽說這裡是他們未來的家,從此有人管吃管住,不用再受欺負不用再挨凍捱餓,心裡總是高興的。
轉悠過一圈,返回。先讓孩子回去放東西,再帶出來吃火鍋。
吃飯的時候叫上石塊和劉樂。
張怕也不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