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而不是一直將帝國的資源用於戰爭。帝國也沒有義務單獨去擊敗美國。
對於國內民眾的反對,薛希嶽是不可能用強權鎮壓的。當時薛希嶽本人也清楚,戰爭拖下去對帝國沒有任何好處。與德國,波斯的談判毫無進展,這兩個國家擺明了作壁上觀,都希望用美國這個戰爭泥潭來拖垮唐帝國,從而在戰後的世界中獲得更大的發言權。甚至連波斯帝國這個唐帝國地傳統盟友都不願意大規模地介入對美戰爭,只是承諾為帝國提供更多的石油等戰爭資源。德國就更不用說了,在唐帝國做出了很多重大讓步之後,都不願意出兵美洲。而是把錢花去建造更多的戰艦,想與唐帝國爭奪世界霸權。
在要不要徹底擊敗美國的問題上,薛希嶽也很猶豫。毫無疑問,如果留下一個完整的美國,那麼要不了30年,也許20年之後,美國就將再次成為帝國的頭號對手,其威脅性甚至比德國還要大。如果不能徹底擊敗美國,或者是讓美國無條件投降的話。那麼就不可能分裂美國,也就達不到徹底解決威脅的目的。
對政治家來說,犧牲多少軍人是次要的問題,最主要的還是投入與收益誰更大一點。這是個很難以衡量的問題。徹底擊敗美國的投入肯定相當巨大,可收益也絕對不小。如果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問題,那麼薛希嶽就很難做出決定了。
當時,最理想的結局就是美國意識到他們已經徹底的輸掉了戰爭,因此無條件投降,這樣就可以避免讓帝國付出更大的戰爭代價,而且還能夠把德國與波斯排除在美國之外,從而打擊這兩個潛在的對手。可問題是,要怎麼才能夠讓美國意識到已經輸掉了戰爭,而且讓美國總統知道,不投降,美國就將被徹底的摧毀呢?
殲滅大西洋艦隊是一個契機。雖然美國國土遼闊,本土資源極為豐富,在不依靠海外資源的情況下都能夠堅持下來,但是美國本身仍然是一個海洋型的國家,而且是眾多大國中唯一一個面向兩大洋的國家,其最發達,繁榮,工業與人口最集中的就是東部沿海地區,失去了海軍的保護,美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就如同一個沒有穿鎧甲計程車兵,根本就沒有任何安全可言。
十二月中旬,薛希嶽的秘密特使就去了哥倫比亞,當時哥倫比亞還沒有加入同盟國集團,是戰爭中的中立國,唐帝國與美國都在這裡設有大使館。也就是說,這時候薛希嶽就在設法與美國接觸,希望美國能夠理智的選擇投降,而不是頑抗到底。這也是第一次就美國投降的問題,雙方進行了正式的秘密談判。當時談判是嚴格保密的,帝國內閣知道談判這件事的人不超過5個人,而且戰後帝國政府也一直沒有公佈相關的檔案,至於雙方談了些什麼,外界流傳的都只是傳聞而已。
美國大西洋艦隊被殲滅,也是大戰的重大轉折點之一。從此開始,美國失去了任何戰略反擊能力,完全轉為被動挨打。表面上,殲滅大西洋艦隊與戰略轟炸沒有太大的聯絡,可實際上,正是在大西洋艦隊被幹掉之後,帝國陸海兩軍的重點就全部轉移到了戰略轟炸上來,也正是透過大規模的戰略轟炸,最終讓美國全面轉入了本土的戰略防禦作戰。在後來持續了數個月的戰略轟炸之中,美國從始至終都沒有進行任何有效的反擊。因此,在大西洋艦隊被殲滅之後,戰爭正式進入了收尾階段,也就是所謂的戰爭末期。
這是談仁皓在大戰期間指揮過的最後一次海戰,也是他在帝國海軍中,以前線司令官的身份指揮的最後一次戰鬥從21年戰爭爆發,到28年底,在七年零四個月中,談仁皓指揮了大大小小數十次戰鬥,幾乎參加了所有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海戰。雖然談仁皓並沒有指揮殲滅大西洋艦隊的兩場戰鬥,但是他卻是這場戰役的帝國艦隊總指揮官。對他來說,這也算得上是一個圓滿的結局吧。
與談仁皓輝煌的結局相對應的是斯普魯恩斯的慘淡收場。當時很多人都認為斯普魯恩斯在海戰中隨同“中途島”號航母一起殉國了,可他並沒有陣亡,而是被救了起來,並且在次日就到了紐約。這也是斯普魯恩斯指揮過的最後一次戰鬥,敗得最慘的一次戰鬥。當然,歸根結底,失敗的責任並不在他的身上,他只不過是一顆任人擺佈的棋子而已。
延續了七年零四個月的大規模海上戰爭也就此結束,談仁皓在十日的時候就收到了率領艦隊返回帝國的命令,可是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並沒有在此時結束,其他的方的戰火還在繼續燃燒著,這其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由羅雲衝指揮的對美戰略轟炸!
第二十五卷 以海制陸 第二十一節 全面轟炸
在帝國海軍艦隊取得了最後勝利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