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可一旦認定了某件事,那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誰也沒有辦法。
除此之外,譚瑤華還透露說,來年的春試閣裡已經決定放開限制,准許弟子代師出戰,以讓更多的樂師可以參加團戰。(未完待續。。)
ps: 又晚了,真不想這麼晚。
這麼多留言,還有粉紅,我也愛大家。等週末一起加精。
感情戲該有的時候一定會有,都先別急哈。
第二百六十六章 建昭三十一年上
因為文笙將大量的時間花在了學習上,接下來的建昭三十一年過得有些平淡。
但這一年,其實發生了很多在當時不算轟動,但後世看來卻或初現端倪或意義深遠的大事。所以不得不提一下。
首先是過年宮宴的時候,建昭帝和自己的岳父老國師一番推心置腹,回來之後譚老國師將老妻和幾個兒子叫到一起,商量了很久,未過幾天,遣媒去同安侯白文瑞府上,為譚瑤華向其三女提親。
同安侯大喜過望,兩家迅速就把這事定了下來。
這位侯府千金閨名靜馨,剛滿十四歲,據說人如其名,不但模樣嬌美可愛,性子也溫婉嫻靜。
因為女方年紀太小了,親事定下來之後白文瑞跟親家提出來,最好能等閨女及笄之後再成親,家裡人也好多教一教,順便讓個空準備嫁妝。
國師府這邊痛快應允,婚期初定兩年之後。
不過這姑娘就算再好,論家世論條件,也有些配不上名滿大梁的譚五公子,訊息一傳出來,眾多有女的公侯之家惋惜金龜婿歸了旁人的同時,也都心領神會,不為別的,同安侯白文瑞是賢妃的同胞兄長,二皇子的親舅舅,建昭帝這是在為二兒子楊昊儉日後繼承大統搭橋鋪路呢。
正月裡建昭帝下了一道聖旨,封大兒子楊昊御為孝王,二兒子楊昊儉為漢王。
譚瑤華定親之後,一直到春試開始。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出現在玄音閣。
他不見人影,文笙很忙,鍾天政也忙。大家連碰頭的時間都沒有,結果春試團戰除了項嘉榮積極地問過幾回,好像心照不宣地就這麼作罷了,最後還是卞晴川和聞人英通了氣,叫那師徒兩個去參加旁的隊伍,別耽誤了歷練。
雖然他們八人註定了在玄音閣團戰史上曇花一現,但今年春試同往年相比確實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參加的隊伍比往年多了一倍。鍾天政雖然沒有上臺,但這多出來的幾乎都是“新樂”的信奉者,雖然最後他們無一例外全都沒能進到前十甲。卻是一個個信心十足,準備秋試再戰。
沒有文笙等人攪局,團戰前三甲恢復為譚三先生、譚四先生和危星劍帶領的三支隊伍。
個人戰的頭名依舊是江煥和鍾天政,若說團戰還有懸念。這兩位個人戰裡簡直是無法動搖。優勢太明顯了,尤其鍾天政,竟然在決戰中再次突破,領悟了妙音八法的第四重之境。
明年就是大比之年,按他這個令人嫉妒的提升速度,不少樂師私下裡悄悄說,有這一年時間,鍾天政必定再進一步。到時就能在大比中戰勝江煥,成為玄音閣學生當中的第一人。
文笙參加了個人戰。三首《希聲譜》能當眾使用的只有《採荇》,這給她帶來了不小的限制,不過就算全都用上她也沒有攻擊的手段,在進入前二十名之後,同對手僵持許久,識趣地認輸,結束了征戰。
她卻不知道,經過這半年的學習,她沉浸於書籍,那些常人難得一見的音樂古書給她的技藝帶來了不小的變化。
她的指法更加變幻無跡,彈出來的旋律漸趨隨心所欲,不像旁的樂師畢生只研究幾支曲子,當她要人歡欣的時候,打圓是歡欣,滾拂也是歡欣,當她要人哀傷的時候,打圓是哀傷,滾拂也是哀傷。
先是鍾天政敏銳地發現了這種改變,而後譚家關注著文笙的諸人也察覺到了有異,不同於鍾天政只是沉默地注視著,譚二先生慨嘆道:“這是完全不同於我們的技法啊,真想不到,她獨自摸索,進步也是這樣得快。”
五月的大事是發生在戰場上。
楊昊儉封王后不久,文笙便自杜元樸那裡聽到了一個有些荒謬的秘辛。
楊昊儉竟私下裡向紀南棠暗示,他想從中撮合紀南棠和四公主的婚事。
這在楊昊儉是拉攏示好,四公主年輕、美貌、身份高貴,而紀南棠少年成親便常年征戰沙場,和結髮妻子寧氏聚少離多,寧氏頭胎分娩時出了意外,母子都沒有保住,當時紀南棠離家還有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