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部分

向長江以南出動時,則將1 、4 縱隊開河北整補一個月,待機南下,執行新任務。如無此必要,由擬將兩縱分到西南方面,執行遊擊任務,自求整補。”

收到此電,毛澤東和其他四位書記反覆進行了研究,認為派兵南下的時機尚不成熟,覆電陳粟“半年內,不擬派l 、4 縱去江南”。事情暫時擱了起來。

此後的半年,戰局發生重大變化。10月15日,毛澤東電示陳、粟:“戰局可能發展得很快,6 個月內(10月至3 月),你們各縱在河淮之間作戰6 個月後(約明年4 月),你們須準備以一個或兩縱隊出皖浙贛(不是閩浙贛)邊區。那時擬由劉鄧方面派一個或兩個縱隊出湘鄂贛邊區。當你們派部出迫浙贛時,擬由許譚所部四個中抽出一個加強你們兩兵團兵力,但此是預計,須待那時考慮方能確定。”

11月20日,陳、粟覆電中央,如實彙報了華野進入預皖蘇的情況:“南下後,脫離後方,無休息整頓,連續作戰,艱苦疲勞,情緒受影響。打了幾個勝仗後逐漸好轉。但部隊水土不服嚴重存在,從而影響指戰員決心與信心。有的部隊風聞要南渡江南,思想波動。”

8 天后,毛澤東又親自覆電粟裕並轉告陳毅:“在明年8 月以前,不準備派主力部隊,各部均要在現地安心工作與作戰,又準備在明年8 月以後,派一部隊渡江南進,究派何部,臨時決定。”

就在毛澤東與陳、粟籌劃渡江事宜時,鄧劉大軍已由大別山區直搗長江北岸的望江地區,控制了長江北岸300 餘里。

1947年12月,陳毅到陝北中共中央所在地米脂縣楊家溝準備出席“十二月會議”時,毛澤東就與他多次研究並定下了計劃。

這是一個極端機密的戰略問題,只能由幾個直接有關的,要決定和執行的高階負責人來研究和掌握。

毛澤東風趣地對陳毅說:“去年八九月,中央只說反攻,反不過去還可以退回來。現在劉、鄧和你們反出去站住了,不會被趕回來了,我們才下決心說:進攻。”

1948年初,蔣介石為了改變其戰略上的被動地位,採取了儘可能堅守東北、力爭華北,集中力量加強中原防禦的戰略部署,改“全面防禦”為“分割槽防禦”。在南線,為了不讓我軍在大別山根據地,蔣介石宣佈從九江到漢口各口岸同時戒嚴,並派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到九江組織護航,在國防部特設“九江指揮部”,由白崇禧統攬豫、皖、贛、湘、鄂5 省軍政大權,指揮33個精幹旅,加緊圍剿大別山,嚴防解放軍渡江南進,力保中原。

劉鄧大軍在大別山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圍剿”鬥爭。雖然取得了重大勝利,但因在無後方依託條件下連續行軍作戰,沒有得到決定性勝利,處境相當困難。華東野戰軍向外線出擊後,同敵人形成拉鋸狀態,處境也較困難。可以說,此時的中原戰局,國共兩軍基本上處於膠著相持的狀態。

為粉碎蔣介石的企圖,毛澤東命令劉鄧回師中原逐鹿,蔣介石在那裡部署了37個整編師共66萬人,約佔當時蔣軍總作戰兵力的三分之一,其中有蔣嫡系精銳主力第5 軍和第18軍,桂系精銳主力第7 軍和第48軍;其指揮官白崇禧、顧祝同。胡宗南也都個個不同凡響,而擺在中原的共產黨軍隊共50個旅35萬人,由劉鄧統一指揮,鬥爭十分尖銳激烈,逐鹿中原,鹿死誰手,難以預料。

遠在陝北的毛澤東深信劉鄧大軍能夠闖過這一關,但從全域性看,又亟需派一支精銳兵團再次向南進擊,這次是真的要向長江以南作前所未有的、一年前想都不敢想的戰略躍進,在那裡給蔣軍以痛擊,牽制蔣軍一部兵力。因為蔣介石非常害怕人民解放軍佔領長江以南,那樣中國大陸就沒有他的立足之地了,解放軍一過江,蔣介石必定會再次調重兵迎擊,從而減輕其他解放區的壓力。

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希望把解放戰爭第三年上半年(1948年7 月中旬算起)戰略重點放在躍進江南的行動上。

見了從前線回來的陳毅,毛澤東非常高興,他先讓陳毅看看檔案,並幽默地對陳毅說:“有空我們再詳談,一天談不完談兩天、三天,白天談不完可以來個通宵達旦;飲水烤火,還可以吃辣椒,四川人、湖南人都是湯辣的!”

在楊家溝,毛澤東與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總參謀長周恩來、陳毅比較集中地商討了戰略進攻以來的形勢和如何打破中原僵持局面的問題。

1 月26日,毛澤東以軍委的名義致電劉鄧、、粟裕、陳謝,提出了南線3 個月行動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