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是要把他逼急了,古往今來,這教訓還少嗎?若然有什麼差池,父皇還有什麼面孔去見列祖列宗於地下呢?”父皇說,“所以,還是慢慢圖謀吧,不能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呀。”

我無語。

父皇想作一個本分的守成之君,他知道王振日益做大,也擔憂,但是,只要不危及皇位,他就可以忍讓,一切以皇位為底限,我又能怎麼樣呢?

少了父皇的支援,我可以同王振正面對決嗎?

我暗自嘆息,一面仍舊悄悄運做我的事情,也許真的到了那一天,即便沒有父皇的支援,我也要拿下王振。

在佈置人手的時候,我開始重新審視江湖,朝廷是不屬於我的世界,但是江湖不同,若是能多招攬一些好手,只怕在動手的時候,會比宮中的人更有用處。

[正文:第三十六章]

招攬江湖中人的方法,我選擇了兩種,一種是透過我信得過的侍衛,由他們去聯絡一些武功和品行都好的人,宮中的侍衛多半都是江湖出身,很有一些朋友和人脈,應該比我自己毫無頭緒來得強。

另一種,是我鼓動父皇開科,本來去年剛剛開過恩科,今年不是開恩科的時候,不過事急從全,如今大亂將至,同時增開文、武兩科,破格提拔一些人才,也是情勢所逼。

我知道王振也不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會藉機安插自己的人進來,不過,這個時候,也不能顧慮太多,開科取試,即便有他的人,也要有些本事才行。

父皇對瓦剌厲兵秣馬、虎視中原也不是全無耳聞,我的提議,他也動了心,只是,增開恩科,一來時間倉促,二來也沒有什麼名目,所以他有所遲疑。

這個幸虧我已經考慮到前頭了。

幾天後,京城裡都開始流傳一則自護國寺傳出的訊息,說是護國寺的高僧,也就是曾經預言過我的降生的那位大師夜觀天象,發現星象有變,主我朝即將出現曠世人才,若能發掘這兩人為聖上所用,就能護衛我大明江山,千秋萬代。

市井中的訊息很快就傳入了朝堂之上,有臣子奉父皇之命去詢問訊息真假,護國寺的僧人只回說,大師剛剛閉關,不過大師閉關之前,確實曾經夜觀天象,至於大師究竟參悟了什麼,僧人皆回說不知。

於是有大臣建議,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既然預言已出,不如順應這一說法,開一屆恩科,同時招考文、武人才,對朝廷有利而無害。

自然也有人反對,說大師並沒有證實自己是否真說過這樣的話,何況市井流言不足以取信,開恩科,朝廷要支出不少錢,而且事出倉促,各地的舉子並無準備,鄉試、會試根本來不及準備,盲目開科,勞民而傷才。

於是,同任何一項決定作出之前一樣,朝廷裡的大臣無外乎是分成三種,贊成、不贊成、既不贊成也不說不贊成。一連幾天,我都聽說,就要不要開恩科的事情,朝廷裡吵成一團。

讓人覺得詭異的是結果。

經過七、八天毫無意義的爭論後,王振建議,不以開恩科的名義去招募傳聞中說的人才,既然是天意要降人才於大明,那無論採取什麼方法,這兩位人才還是會出現,那麼不如直接由各地府縣舉薦人才,京城中,四品以上的官員也有舉薦之責,大家細細的訪查,三個月後,將這些人才會聚京城,進行考試。

這個提議在當天就透過了。

我知道父皇臉上笑的時候,心裡定然笑不出來。

王振的提議確實在某種程度上,簡化了手續,而且由官員舉薦,似乎也保證了人員的質量,不過實則,各地官員加上京城四品以上的諸位,不少人能從中賺取大量的好處,至於他們舉薦的人才的素質,哼……而且,最重要的是,父皇耗費多日都沒能確定的事情,只被他三言兩語就輕易的解決了。

我又一次不得不承認,這隻歷經了三朝的老狐狸,確實是有過人之處,不動聲色的見招拆招本事,只怕放眼整個朝廷,無人能出其左右了。

先前我想,如果我是父皇,就該趁此時果斷的除了他,只是,如今看來,要除去他,也並不那樣簡單。

[正文:第三十七章]

傍晚,我照舊去父皇那裡,請安,順便也賴在父皇身邊,讓他的廚子多做幾個精緻的點心,然後聊幾句。

宮門開著,幾個王振的親信太監都零散的站在院中,見我進來,都一臉假笑,湊過來請安。

“今天幾位總管都很清閒呀!”我笑笑,點頭,腳步卻不停留。

“老奴們是過來回事情的,碰巧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