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在代表英國政府宣告,在貴國政府沒有簽字之前,我們有權採取一切軍事行動。一切後果,由你們負責。”琦善站起身來,點頭哈腰,連聲稱是。然後,帶著自己的人逃回廣州。

琦善走後,喬治餘怒未消,馬上把參加談判的人留下來開會。伯麥不滿地說:“我以為,今天的談判,我們表現得很無能。為什麼不逼他簽字?為何輕易把他放走?”喬治接著說:“透過這件事情,引起我的回憶。在我將要離開倫敦的時候,巴麥尊外相曾接見了我。他對我說,‘跟中國人打交道,最好的方法是用武力!對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非得狠狠地教訓不可!打得越疼,收穫越大。’事實證明,這是絕對正確的名言,是我們的指路明燈。所以我建議,我們繼續使用武力,打,打,狠狠地打!佔領廣州,打到北京,爭取更多的利益!”英國軍官全體鼓掌同意。接著,他們就開始研究充實軍隊、補充武器彈藥以及進軍路線、戰鬥部署等問題。

在一八四一年一月七日這天拂曉,英軍突然不宣而戰,喬治率領艦隊浩浩蕩蕩向廣州進兵。喬治、伯麥、義律三個人,全身戎裝,站在旗艦的指揮塔上,命令艦隊開足馬力,全速前進。時過不久,有人報告說:“我艦隊已駛過穿鼻洋,前面就是虎門要塞的第一道重要門戶——沙角炮臺和大角炮臺了。”

喬治舉起望遠鏡觀看,但見沙角和大角兩座炮臺,建築在兩座山上。這兩座山相互對峙,好像臥在水裡的兩隻猛虎,昂首挺胸,守著大門。往前去,海面越來越窄,兵船必須在山腳下透過,真是天然的險地。再看海面上,沒有船隻,也無障礙,喬治這才放心,忙命令道:“繼續前進!”

英國艦隊接到命令,劈波斬浪,向前疾駛。剛要接近炮臺的時候,“咚!”“咚!”信炮突然響了。接著萬炮齊嗚,炮彈像雨點兒似地直奔英船打來。炮彈落處,英船火起,濃煙蔽日。轉眼間,擊沉兵船九艘,英兵被打死打傷八十餘人。

喬治一看不好,馬上命令撤退,英船調頭就跑。等跑到安全地帶,喬治才透過一口氣來。他回頭看看海面,已經恢復了平靜,只有扔下的那幾只船還在冒著煙火。喬治放下望遠鏡,怒不可遏地問左右道:“中國方面是誰負責把守這兩座炮臺?”有個參謀忙報告說:“關天培手下的陳連升和他的助手陳長鵬。”“可惡至極!”喬治暴跳如雷:“我們一定要給他們以毀滅性的報復!我命令伯麥副司令率兵船二十隻,水兵二千名,猛攻大角炮臺。限你在兩小時內給我奪下來。否則,將以軍法從事!”“遵命!”伯麥答應一聲,準備去了。喬治轉身又對義律說:“商務監督閣下,我命令您與我合作,搶佔沙角炮臺。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在一百二十分鐘之內獲勝!”“我願奉陪到底。”義律也準備去了。

英國侵略軍經過重新部署,兵分兩隊,像兩條巨大的毒蛇,又開始進攻了。

守衛大角、沙角兩座炮臺的主將陳連升,是湖北鶴峰縣人,行伍出身,官至參將。時年四十八歲,是一位愛國將領,也是近百年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他性情耿直,主持正義,熱愛祖國,痛恨英國侵略者。在一年多以前,他協助林則徐禁絕鴉片、抗擊侵略者立了大功,也曾受過道光皇帝的嘉獎,摧升為三江口副將。林則徐被無理貶職和琦善的種種倒行逆施,氣得他兩肋發脹,寢食不安。本想辭官不做,可又想道:我是朝廷的一員武將,守土有責。大敵當前,國家有難,我怎能袖手不管呢?便咬牙發誓:只要我陳連升職在命存,就要為國效力,決不容忍英夷橫行。前些天,琦善想要殺他,幸虧百官求情,才免去一死,結果捱了四十軍棍。陳連升雖然接連不斷地受到嚴重打擊,但他愛國之志毫不動搖,更不洩氣,仍然挺著腰板,為悍衛祖國的海防而日夜操勞。

前已說過,林則徐在職之時,為防英夷動武,曾想方設法捐款撥銀,修築炮臺,購鑄巨炮,鞏固海防。因沙角、大角炮臺是虎門要塞的第一重要門戶,便派精兵二千餘名在此把守,還配備了大小炮一百二十餘門,加強了火力。並在兩個炮臺之間海面上,加了三道攔船鐵索,在海底淺處,還釘了三排木樁,以阻敵船偷襲。真夠上戒備森嚴,易守難攻了。

自從琦善到任之後,為投英夷所好,一切都反其道而行。不僅拆除了攔船鐵索木樁,還撤走了大炮八十餘門和大部分軍兵。現在,兩個炮臺只留下駐軍不足六百名。好端端的兩座炮臺,被琦善弄得裝備不佳、彈藥不足、人力有限,幾乎處於半癱瘓狀態。

陳連升並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他養好棍傷,率領全體官兵,佈置防務。他還和大家講了當前的形勢和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