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在這些製造電子管計算機的公司裡面,有一家特別關注“初代”電晶體計算機的出現。這家公司就是ibm公司,他們號稱是計算機市場的藍色巨人!

曾經有一位資深計算機專欄作家寫到:“談計算機,不能不談ibm。”

更有人斷言:“計算機的歷史,就是ibm的歷史。”

這些議論,雖然有失偏頗,但也不無幾分道理。ibm的歷史的確包含著計算機史的大半部。可那是在沒有艾力克斯的歷史上的ibm公司,在那個正常的歷史線上,藍色巨人ibm公司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經霸佔了美國絕大部分的計算機市場,早在二戰爆發的時候,他們第一次進入計算機領域。

1944年,沃森出資100萬,在哈佛大學研製成功祖母的“marki”計算機。這是一臺電磁式計算機,長15米,高約2。4米,自重達31。5噸,每秒可以做1次加法運算。可惜的是,它誕生沒多久就被其他公司生產的計算機給超越了。

1947年,ibm公司又投資了100萬美元,研發出了一臺計算機。這臺計算機被業界稱為“巨大的科技恐龍”,最後還是被其他計算機取代了。

老沃森屢戰屢敗,依舊不肯承認失敗,他故作鎮定地說:“世界市場對計算機需求大約只有5部。”

不管老沃森承不承認,他的投資又一次打了水漂,他實在是太老了,已經有七十多歲。快速更新換代的高新科技,對於他而言是一個永遠追不上的幻影。想要取得最大的成功,就必須得對公司作出變革,可是他卻已沒有那麼多精力。

老沃森手下的高階工程師也大都老得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他們當中幾乎沒有一個人懂得電子計算機是什麼玩意。為了使“科技恐龍”能夠製造出來,總設計師只好跑到大學裡求助,幾個剛畢業的小傢伙越俎代庖,因為這些老傢伙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安裝電子管這種新玩意。

有一天,老沃森正在對他的工程師生氣,一個年輕人悄悄地走過來。他向老沃森訴說了一番背水一戰的陳詞,有條有理,讓人聽了就能留下很深的印象。

這個年輕人與老沃森的打扮幾乎相同,戴著一樣的禮帽,穿著一個顏色的西裝,眼角眉目看起來都是同一副模子鑄成。關鍵的是,他的名字也叫托馬斯·沃森,這人就是老沃森的大兒子,ibm公司執行副總裁,人們稱之為小沃森。

老沃森對他的兒子也不是很放心,他對小沃森知之甚多,總覺得有些提心吊膽。

小沃森是個典型的花花公子,四處惹禍,讀中學就先後換了3個學校,依舊有好幾門功課不及格,上大學的時候又染上了酗酒的壞習慣。這些都還被老沃森記著呢,就像揮之不去的陰影。

小沃森等父親的怒氣平息之後,他輕言輕語地說出了他的設想:“ibm應該採取斷然行動了。我曾到賓州仔細地看過埃歷阿克,我們要搞出類似的機器,當務之急是招兵買馬,從全國招聘大量懂得電子技術的青年工程師。”

老沃森馬上就問道:“你所說的是幾十人嗎?我呆在這裡就能辦到。”

“不,至少要幾千人,ibm的工程師必須大換血,用金屬板敲成機器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老沃森點點頭,他默默地想:“也許這小子講得有道理,讓他試試看吧。”

孩提時代的小沃森曾是紈絝子弟,但在二戰的5年裡,他參軍駕駛轟炸機飛行長達2500小時,官至空軍中校。戰爭使他學會了勇往直前和運籌幃幄,學會了如何組織和團結部屬。

在經歷了數次失敗之後,老沃森將ibm公司的發展方向盤交到了長子小托馬斯·沃森的手中。很快,小沃森在公司發展方向上實施帶根本性的改革,ibm開始跨越傳統。

小沃森提拔了沃利·麥克道爾擔任研究主管,聘請了馮·諾依曼擔任公司股份,招聘了4000餘名朝氣蓬勃的青年工程師和技師。他還爭取到了美國空軍的防控工程專案,訓練了數千名製造和裝配工人。

等團隊磨合好了之後,小沃森一次性投入了1200萬美元,去為國防部研發一臺全用途電子計算機、這臺計算機被稱為“國防計算機”,也就是後來改稱為ibm701的大型機。

他們放棄了穿孔卡,代以自己過去不熟悉的東西——電子管邏輯電路、磁芯儲存器和磁帶處理機,使機器運算速度達到每秒執行17000次指令。

可是沒料到的是,他們這臺計算機正在研發的過程中,卻被一個驚天動地的訊息給徹底打蒙了。卡朋特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