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表面看上去依舊兇猛狠辣,但大夥心裡都明白,南火併未對這裡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只是在佯攻罷了,包括外面正在圍攻安嘉的戰役,雷聲很大、雨點很小……
前陣子,靈童升座的喜典變成喪禮,慘禍發生後無魚帶著雲頂活佛逃出仁喀,之後一段時間裡,雲頂心喪若死,小活佛雖不是他親手所殺,但的的確確因他而死,以雲頂的慈悲心懷,這著實是個沉重打擊。
但域宗的修持,講求直問本心,平心而論,雲頂有罪卻無錯,過了一陣雲頂漸漸恢復回來,只是自苦的手段比著以前要更加猛烈得多。
後來吐蕃已經大亂、南火攻上高原,雲頂和無魚商量了下,兩位出家人不再仁喀附近隱藏,啟程向南去投宋陽,二十幾天前他們與南火成功匯合。
戰火之中故人相見,自有一份唏噓。而不久之後,南火在即將進入墨脫領地的時候,前鋒回報,說是有一位自稱‘仁勒’的活佛孤身前來求見元帥。
元帥不是相見就能見的,何況高原上大大小小的活佛多到數不清,這個頭銜也不見得有多麼了不起,不過仁喀提到他和妙香吉祥地的無魚師太是老朋友,和域宗的雲頂活佛更是相交莫逆,前鋒這才替他通報了一聲。
剛巧他提到的兩位高人都在軍中,宋陽一核實,雖然仁勒的說法略有誇張,但也算是實情,早年無魚在高原上游歷時曾和此人有過不少接觸,而云頂這邊,的確和仁勒交誼不淺。
雲頂活佛在高原上的朋友一隻手都數的過來,仁勒便是其中之一,不用問的,能被雲頂看重的人,自然佛法精深見識不俗,實際上仁勒也不是那種‘虛名’活佛,他有實權也有地位,與藩主墨脫一起共同主掌這方圓數百里的領地。大活佛博結在時,對此人就很是器重。
當初雲頂進入燕子坪去抓公主那件事,就是仁勒幫大活佛和雲頂‘牽線搭橋’的,把雲頂帶入南理的那支商隊也是從墨脫領地來的。
仁勒活佛被帶到中軍,說明來意,原來他是做說客的。
算起來,仁勒和墨脫這一部,是前任大活佛博結的嫡系,博結死後烏達主持柴措答塔,對他們開始著力排擠和打壓。若不是吐蕃南侵兵敗、南境北關都被敵人侵入、外加小活佛升座慘死等一連串事情讓吐蕃亂成了一團、讓烏達無暇在對付他們,現在仁勒和墨脫的勢力怕是已經被烏達搶去了,兩個人是不是還活著都不好說。
可即便暫時保住了身家,仁勒和墨脫的形式也很不樂觀,大活佛以前的勢力要麼被摧毀了,要麼投靠了烏達或其他集團,現在柴措答塔中爭鬥的幾股力量,不管最終誰當了老大,仁勒和墨脫都沒有好日子過,是以儲存實力對他倆也就越發的重要了。
仁勒求見宋陽,他和墨脫準備了一份厚禮,只求南火能夠繞行他們的領地,不要開啟戰端就好。說過請求他還著意強調,之前柴措答塔宣稱南理是謀害大活佛博結的兇手,他與墨脫全然不信,也沒有派兵去參加吐蕃對南理的侵略。跟著仁勒活佛還有理有節的做了番分析,說明博結死後南理不會得到一點好處,沒有動機又何必行刺。
若放到平時來看,仁勒的請求簡直是痴人說夢。南火大軍繞行,不單是多走了些路途的事情,而是把一支頗有實力的高原武裝擺到了自己身後,今天活佛來送金子的時候信誓旦旦,可誰能保證明天他們不會背信棄義。
可恰巧雲頂活佛也在軍中,事情就不一樣了。兩位活佛單獨交談過一陣後,雲頂篤定告訴宋陽仁勒可信,他和墨脫是真心不願意和宋陽開戰,但他們現在也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投奔,不像別的藩主不打還能逃,就只能固守此處。
雲頂活佛的心眼雖然神奇,但也不能看穿一切因果,否則也不會發生升座慘禍,不過他敢篤定的事情,大概都是不會錯的。
其似乎不想打的又何止仁勒、墨脫?宋陽一樣不想打。
現在已經到了寒冬時節,南火的進軍看上去仍舊順利,大殺四方威風無比,也只有南火自己知道,現在的壓力比著原來大了許多,減員的速度猛漲。而墨脫這一部番子實力不俗,真要打起來南火贏是一定能贏,但損失可就難以預料了。
可是就算損失再怎麼驚人,若沒有云頂作保,宋陽是一定要把墨脫部打下來的:墨脫的地盤,距離大燕很近了,宋陽想要南火燒進燕土,墨脫的領地就是他大軍轉向的所在。
宋陽信任雲頂,仁勒也信任雲頂,有了這樣一箇中間人,雙方的談判就變得容易多了,幾番密議過後便打成了協議。
隨後南火佯攻墨脫領地,直到不久前大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