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是投降過來的,還能有戰鬥力嗎?
謝念誠的軍官們沒有這個擔憂,因為他們的統帥,又一次拿出了讓人震撼的辦法。迅速地收攏了軍心。
請看時任六師一團一營營長黃石對部隊整編的描述吧:“從眉山回成都,我被任命為營長,我可高興壞了。雖然我們這個營是簡編營,沒法兒和老營相比。”
“我這個營有四百多人,到部隊後,我和教導員就和三個連長見了面,教導員是四川本地人,年紀輕輕。很有文化,是救國會派到部隊中來的。三個連長中。一個是以前我手下的班長,一個是從蘇家部隊過來的。一個是華興過來的。大家出身不同,但見面下來,互相都很對脾氣,這也讓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信心。”
“幹部差不多都是靠得住的自己人,戰士裡面那就是新參加革命軍的多了。剛和這些戰士接觸的時候,感覺他們參軍沒有明確的目的,用教導員的話來說,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而戰。我們幾個軍事幹部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只是帶著戰士訓練軍事技能。”
“軍裡對如何提高戰士的革命覺悟有一整套辦法,我們營在教導員的組織下,也按照軍裡交代的開展了相應的活動。”
“戰士們的文化素質都不高,所以我們最先進行的,就是訴苦運動。”
“訴苦運動以排為單位,把戰士們集結起來以後,我們的排長、班長首先發言,一個個講自己的出身、講自己小時候的遭遇。我們的戰士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在聽排長、班長們講述參軍之前如何被地主老財、軍閥盤剝的經歷時,個個都感同身受,經常是聽著聽著就哭成一片。”
“戰士們在聽班長、排長講完之後,就開始輪流發言,我聽了都差點兒掉下淚來:有些戰士實在是太慘了。有家裡人被活活餓死的,有兄弟姐妹因為窮,被爹媽賣掉的,有在舊軍隊裡被官長當眾羞辱的……”
“訴苦完了後,營教導員、連指導員就開始給戰士們講課,宣傳我們革命軍官兵一致、官兵平等的軍隊作風,宣傳革命軍要像對待自己父母一樣對待老百姓的生活紀律,宣傳革命軍軍官帶頭衝鋒的戰場紀律,宣傳革命軍是為了全天下的百姓過好日子而戰的戰鬥目的。”
“訴苦會開下來,不少基層官兵紛紛找到教導員、指導員,要求參加救國會。”
“整編中思想工作的最後的活動是參觀榮軍農場和大黑山烈士陵園,當看到過去重傷的弟兄都能夠有安穩的生活,犧牲的烈士們也能夠有個好的歸宿後,戰士們心裡最後一點擔心都沒有了。”
“為革命軍打仗,就是為了自己的爹孃打仗,就算是死了,也光宗耀祖。這話不光是大家口頭說說,我自己本人,也是堅信這一點的。”
“政治教育搞的好,軍事訓練我們也沒拉下。”
“軍部發下來‘六大戰術原則’:一點兩面、三三制、三猛、三種情況三種打法、四快一慢、四組一隊,通通需要掌握。我們營是個輕裝營,練的最多的就是三三制和三猛。”
“這一個月練下來。我們營猛打、猛衝、猛追的氣勢夠了,在全師大比武中,我們營可算是露了回臉,軍長親口表揚,‘這個營不錯。有點兒猛虎下山的樣子’。聽了軍長的話,我們全營官兵興奮激動之餘都在心裡憋了口氣,一定要在戰場上打出威風,爭取拿個‘猛虎營’的稱號。”
“為了激勵戰士們計程車氣,我經常給部隊講,‘看看我。黃石,現在是營長,可我這個營長,是一刀一槍幹出來的……之前我為什麼能當排長?是因為在西山我參加白刃戰、挑死了五個敵人,立了特等功!我為什麼能當營長?是因為在德陽。我帶隊抓了兩百多個俘虜,又立下特等功。’”
“在咱們革命軍裡,想升官不難,只要你在戰場上立功,立一次特等功,就升一級;立三次一等功,就相當於一次特等功;想升官,就在戰場上去立功吧!”
“短短一個月。我這個營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知道幾個軍閥不肯投降,戰士們是天天來請戰。其實我心裡也著急啊,我還想當團長呢!”
最能感受到部隊變化的,還是蘇祥志幾個。
在蘇家家宴上,蘇祥志道:“以前,我以為我們蘇家軍戰鬥力算強的了,就算是看到謝軍長從廣東帶來的兵。也以為只是武器好些,現在看到我們自己帶的兵。我都有些不敢相信,這些兵會是才參加革命軍一個月的兵。”
蘇朝明對謝念誠佩服得五體投地:“謝軍長這腦袋真不知道怎麼長的。他這些帶兵的法子,讓我做夢也想不到。”
身為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