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樣血腥的彈壓之下,尚文泰如願以償的登上了琉球國王寶座。
中國、越南、朝鮮、德國和美國都派遣使者到場觀禮,並與琉球國王簽訂了外交備忘錄,等到琉球王國完成國家建制之後,再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兩天之後,尚文泰鄭重宣佈將自己的族妹尚寧歡許配給中華民國元首之侄吳復甄,並下詔在吳復甄與尚寧歡成婚之後,冊封吳復甄為中山親王,世襲封底中山州。
這一手自然是吳紹霆親自幕後操刀安排,雖然他將南鹿兒島劃歸琉球王國所有,但這土地是中國掙來的,只不過是名義上為了增加琉球王國的國際地位才劃出去。但實際上,真正能掌握實權的還得是中國人自己。
之前為尚文泰計劃的王公聯邦國體,正是為了今天的事情打下伏筆。
在琉球的六個州邦當中,自然必須有屬於中國的一席之地。
第1107章,帝制苗頭
至於尚文泰不僅沒有任何怨言,相反還樂得其所。琉球王國復國之後幾乎沒有任何軍事根基,中山州和華表州是從日本割讓的兩塊土地,原本就不是琉球王國的版圖,再加上與日本隔海能望的近距離,如果讓中國將軍鎮守此地,反倒能保證琉球王國的北疆安全。
吳紹霆把這個訊息早先告訴過吳復甄,吳復甄感到很突然,但同樣明白自己叔叔的用意。不過由於目前德烏敦戰役正在膠著狀態,他一時半會無法抽身離開,只能回電報希望能將婚事容後一些時候。
琉球王國的情況不算太急,吳紹霆於是答應了下來,僅僅只是吩咐國策研究室,安排一些文職官員擔任中山親王的幕僚,先行前往中山州處理政務。畢竟中山州是日本領土割讓的地盤,居民大部分還是日本人,肯定要先處理好基礎行政的問題。
同樣是在尚文泰宣佈族妹婚約的這一天,朝鮮國王李熙在北京宣佈另外一項重大訊息。
李熙將慶獻世子一脈的一位庶出女孩冊封為仁慧翁主,許配給琉球國王尚文泰叔父尚慶為妻。這位尚慶年逾四十六歲,與仁慧翁主相差十一歲,不過雙方都已經不算年輕,這份婚姻可謂是十分正常。
尚文泰向朝鮮國王許諾,他的叔父尚慶將獲封為秦西親王,仁慧翁主則為秦西王妃。並且他允許朝鮮王國派隨行官員入駐秦西州,協助秦西親王打理秦西州政務。
這兩則訊息很快引起多方轟動,所有人都知道這正是共同體計劃的一部分,透過政治聯姻加強各國之間的關係。在連續追蹤報道幾天之後,很多人不禁開始轉而猜測,越南女皇與琉球國王的婚事什麼時候可以確定。
尚文泰對這個問題同樣十分關注,他如今已是琉球國王,可仍然孑然一身,原因不是別的,就是為了等待越南女皇的答覆。
自從廣州四國首腦會議結束之後,越南女皇的考慮到直到今天都沒有結果。
中國方面也在派人前去催促,希望能儘快談妥這件事,讓四國關係更加牢固。
只是大家心裡都很清楚,阮靈芷一位二十出頭的妙齡少女,只怕心中早已經有自己的所屬物件,一邊是愛情,一邊是國家利益,身為一國首腦自然難以抉擇。
這件事到後來只能耐心等待,各方面索性不在有任何催促,只希望阮靈芷能自己把這個問題想明白。
共同體計劃與太平洋艦隊成為中日戰爭結束之後的兩頭重頭髮展事業,就在中國上上下下都為國家強盛感到歡欣鼓舞之際,之前從德國趕到中國執行“霍爾維格計劃”的專家顧問們,再一次不遺餘力的開始製造聲勢和氣氛。
他們看準的並非是中日戰爭中國大獲全勝的背景,恰恰是琉球王國復國以及共同體計劃的一系列事件。在這次共同體計劃當中,參與的三國全部是君主國家,唯獨中華民國是元首共和制,這多多少少顯得有些怪異。
這還不算,當接二連三的跨國政治聯姻活動開始之後,其他三個君主國冊封了一批貴族,這些貴族當中還包括不少中國公民。
中山親王吳復甄只是其中之一,連同中國派往中山州的一批行政官員,全部被冊封為貴族。在越南的帝國右相唐紹儀不僅身居要職,三個月前同樣被越南女王冊封為河內公爵。
不僅如此,之前朝鮮臨時政府聘用的幾位中國官員到現在仍然在任,這些官員也都得到朝鮮國王的封賞,獲得朝鮮貴族的稱號。
從表面上來看,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就連大英帝國時不時也會冊封一些外籍人士。無非是指獲得封賞的外籍人士,一旦進入封賞國境內,就能享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