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6年10月13日,在盛京西北六十公里處,帝國陸軍第14旅的騎兵連,正在向西搜尋。全連一百五十餘人,都裝備了馬槍、馬刀、手榴彈,另外,全連還有3挺重機槍,3門60毫米輕型迫擊炮和兩門80毫米中型迫擊炮。重機槍和迫擊炮,都是放在戰馬上的。作戰的時候,搬下來架設好就行了。
忽然間,一名騎兵飛快的奔來,邊跑還邊喊。
“連長,老毛子來了。在前面那個村子裡,有不少的俄國騎兵,大約有兩百多人。村子裡面的老百姓都被他們殺光了。”那名騎兵向騎兵連連長報告道。
“狗子,你馬上會盛京,向旅長報告。其他人跟我來,讓我們試試那些俄國人的厲害!”騎兵連連長命令道。
第五百九十六章哥薩克騎兵
ps:今天四更完成,求訂閱,求月票和推薦票!
大辛屯是距離盛京大概六十公里的一個小村子,整個村子只有一兩百人而已。並且,這些人基本都是因為在關內活不下去,悄悄從關內逃亡關外的人。雖然滿清嚴禁漢人前往東北,但實際上,隨著關內的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一些過不下去的人漢人,還是會悄悄的前往東北的。這也是東北的人口為什麼會提高到幾百萬的原因。滿清朝廷似乎也預設了這一做法。
現在的大辛屯,已經完全成為了修羅地獄了。戰馬的嘶吼聲,以及老人和小孩的哭泣聲,交織在一起。偶爾還傳來幾聲俄國人放肆的大笑聲。
出現在大辛屯的俄軍,是俄軍第4哥薩克騎兵軍第15騎兵師的先頭部隊。他們只有兩個連,兩百多人,奉師長亞歷克耶夫少將的命令,偵查盛京的動向的。俄軍第4哥薩克騎兵軍奉命進軍奉天,消滅進攻奉天的中華帝國陸軍第14軍和第17軍。在俄軍第4哥薩克騎兵軍軍長亞歷山大。彼得羅維奇。伊格季納耶夫中將看來,他的第4軍的兩萬五千名騎兵,已經足夠橫掃整個奉天了。兩個軍的中華帝國的陸軍,根本就不堪一擊。不過,為了謹慎起見,他還是要求處於前鋒的第15騎兵師,做好偵查。
從伊爾庫茨克到盛京,足足三四千裡,俄軍一路行來,非常的艱苦。在抵達盛京不遠之後。他們發現了大辛屯這個小山村。於是,這些哥薩克騎兵們,再也忍不住了。他們衝進這個小村子裡面,燒殺搶掠。以這些哥薩克騎兵的悍勇,這個只有一兩百人的小村子,根本就抵擋不住他們的進攻。所以的成年男子被這些哥薩克騎兵第一時間殺死了。接下來就是那些老人和小孩,最後留下的,只有婦女。當然,這些婦女將受到必死還要殘酷的凌辱。這些哥薩克騎兵。可不會輕易的放過她們的。
哥薩克騎兵,本來就是一幫暴徒,沙皇不會給他們發放軍餉。他們的所有收益,都來源於在戰場上的繳獲。所以,他們更像是一群暴徒。
哥薩克騎兵最先是波蘭人開始利用哥薩克武裝人員,他們用登記造冊的方式來實行掌控。未經登記的人被認為是非法的。1625年在冊的哥薩克是6000人。到了1649年是4萬人,1654年則是6萬人。這些人受招安歸順以後成為領有封地的哥薩克上層(有的也有屬於自己的農奴),於是在哥薩克內部也開始發生分化。後來俄國統治者也效法“冊封哥薩克”,賜予哥薩克上層人士爵位和土地,承認其自治權力和藩屬地位,基本上不干涉哥薩克的內部管理,有時出於統治策略的需要甚至增加他們的人數,把流放的犯人、政治犯和遭貶的人物。例如判處死刑的大貴族家臣等等發配到這些地區。17世紀在俄國南部形成一條宏大的軍事防禦體系,綿延數百公里。主要靠“前哨所”和“哥薩克村(塞契)”的軍事力量來服役。政府只是儘可能設法不讓這些人回到莫斯科以東的內地來。俄國曆史上三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1606-1607的鮑洛特尼科夫起義、1667-1671年的斯捷潘。拉辛起義和1773-1775年的普加喬夫起義都是以哥薩克為主力的。1654年烏克蘭的哥薩克首領赫麥爾尼茨基起兵反抗波蘭受到鎮壓,在軍事失利的情況下求助於俄羅斯,當年赫麥爾尼茨基與俄簽訂“別列亞斯拉夫協定”,宣佈接受俄羅斯保護,又經過80年的磨合期到1722年沙俄廢除哥薩克人的蓋特曼自治,烏克蘭總督魯緬採夫把10個哥薩克軍團改編為俄軍的10個正規騎兵團。在冷兵器時代,哥薩克的騎兵以其速度快、機動性強、殺傷力大、驍勇善戰的輪番攻擊威震歐洲,歐洲國家也常招募哥薩克作為僱傭軍。哥薩克參加了從18世紀到後來的所有戰役。
在俄羅斯歷史上;穿著黑色披風,揮舞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