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鳳霞和江青山已經等在邊上。
“這就是牌坊村,這一路13座牌坊,都是從清朝康熙年間開始樹立的。其中10座牌坊,是為了表彰貞潔烈婦樹立的。”
隨著餘鳳霞的介紹,楊帆望著這一路的牌坊,不由心生感慨說:“每一座貞潔牌坊下面,都埋葬著一個曾經活脫脫的女性。可笑的是,樹立牌坊還要皇帝的批准。在古人看來,能夠樹立牌坊,代表著旌表德行,承沐後恩,是流芳百世之舉,也是人生最高境界的一種表現形式。”
“一路走過去看看吧。”江青山討好的問了一句,楊帆一看是他在說話,不由得臉色一冷,淡淡的說:“算了,就不仔細看了,去那個明代的庵堂看一看。”
庵堂就在幾百米外的一個山坡上,一條窄窄的山路蜿蜒而上,山坡上種滿了松竹,青石砌成的階梯有些年代了,有些陽光照不到的陰翳所在長了片片青苔。一路上很多階梯已經破敗了,青石階梯脫落,好一段壞一段的。
步行約五百米後,一座竹林之間的庵堂出現在面前,庵堂前有一塊人工開出來的院子,兩邊還種了桃樹。站在庵堂之前,看見“翠浮庵”這三個字的時候,楊帆忍不住噗哧一聲笑了出來。
都說文人缺德,一支筆下寫出來的東西,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當今的文人無行倒是大當其道。曾經以為“翠浮庵”是凌初杜撰的,沒曾想今天看見真的了。(注:一個YY的設計,在此向凌前輩道歉,沒有詆譭的意思。)
站在院子裡,看著“翠浮庵”三個字,楊帆想到的是“聞人生野戰翠浮庵”,想到的是春情盪漾,一見鍾情後就追上帥哥的小尼姑,想到的是庵堂裡那一票放蕩的女尼,想到的是那個小沙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