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已賦其形,妙用具足,何必還需要去增添外物入身呢?道門中人並不會這樣去做。當然這並不代表修行界其他的許多修行人在知道境這一步,煉化形骸的時候,不會採用那種在道門看來是旁門左道之法。那就是將自己的形神與其他諸物一起煉化,讓形神變得更為強大,以及賦予肉身所煉化之物的妙用。比如有煉化百藥的藥身,這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種。有了藥身之後,不及可以擅辨萬物藥性,甚至而且還可以憑空實現徒手煉丹,不依賴外在的一切。
不過陰陽八派乃是道門正宗,是不會取這樣的修行法門的。因為在道門中人看來,這樣其實恰恰不能發揮人身的形神之妙。道門法訣之中的修煉,在這一層境界強調的是體察天地萬物的變化之道,然後鍛鍊神念,以增形神之妙。也就是所謂觀萬物之情狀,開闊增益我心靈之天地。
修行破了知心大成,原本的身心變化已經到了一種極致,再無可能向前突破。因此如果要再進一步,自然就是突破天地所賦予地形神身心的侷限去接觸更廣大的天地。當然這種突破並不是捨棄不用。而是以本來的形神身心為基礎,然後重新去接觸外在的天地,漸漸地以所及之天地為自己的形神身心。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這就好比一個人曾經居住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山村之中。當他隨著漸漸地長成,自然地已經熟悉了山村之中的每一個人,每一棵樹,甚至每一塊石頭。這個時候,就會有兩種狀態。要麼就是安於現狀,在這個山村之中繼續生活下去。要麼就是走出這個山村,去見識更為廣大的天地。
這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安於現狀自然是可以安安穩穩的活下去,因為對自己所生活之處已經十分熟悉,所以完全可以很有餘裕地應對在生活之中發生的一切。但是這樣的生活卻有著一成不變的特質,也許在一個很長的時間之內,一切都不會發生任何的變化,仍舊保持著當初的樣子。另外有一點就是,當如果有一天,有一種外來的變化。突然席捲到這個封閉的山村中的時候,這裡的人會很難在短時間適應這種變化,很容易不知所戳,然後被這種變化吞沒了原來的樣子。
但走出這個山村,見識了更為廣大的天地,就會了解到了原來天地之間不只是只有自己曾經居住的山村,還有其他許多形形色色,甚至完全不同的山村。不僅物產各異、器具不同,就連各種的生活方式也不同,那裡的人也不一樣。面對這樣的不同。或者這個走出山村的人會被吸引,然後沉浸其中,從此留了下來。也有可能是記得自己的出身之地,然後重新回去原來的山村。但這時候他會帶著許許多多不一樣的可能而來,毫無疑問地會改變自己原來封閉山村的樣子。
無論是哪一種選擇,自然都帶著各自的風險。但是修行之道,自從入道之境化顯元神開始,本就是選擇了一條向外開啟,去探索外在天地的路。所以在知心大成之後。身心相合,猶如已經建立了穩固家園,但是接下來一步,則必然是煉化形神身心,突破自我形神身心的侷限,去嘗試更多的可能,見識天地的變化。這一步走出,其實是跟從原來的修行未入門到進入知身境是一樣的,也跟從知身境走入知心境是一樣的。
所謂知道境,即是在天地之間行走。但正如那個走出山村的人一樣,倘若他忘記了自己的出身之處,被外在所有一切的不同所吸引,那自然而然便會成為一個漂浮的人,一個漫遊者,一個無家可歸的人。這一點來說,陸止一正是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已經忘記了自己是陸正,所以他並不在乎自己會走到哪裡。也可以輕易地就答應沙七飛來幫他搶天意花,而不必考慮其他的任何事情。
所有的人都從過去而來,立足現在,走向未來。很多人以為過去是一種牽絆,包括佛門有三心修持之法,需要僧人在修持的時候做到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但這也是不可得而並不是要去忘記。人正是因為有了過去,才能夠明白當下的自己,才明白自己為什麼現在會在這裡。不可得者,不可以過去心為心,現在心為心,未來心為心!
而修行人入知道境之後便能飛天,以及能夠煉成隨身洞天,意味著在形神身心之上的解脫和超越。從肉身而言,能夠飛天,代表了從笨拙走向輕靈;從心靈而言,煉成隨身洞天,代表了能夠隨處成天,落足之處便是家園。而從實際的神通法術而言,飛天可以讓修行人任意所往,天地之間,便沒有修行人不能去的地方,而隨身洞天,則是讓修行人立身之處,便能與立身之一方天地交流融合,成為地靈之氣匯聚之所在。
所以陰陽八派煉化天地之間八種大象,並不是真得將之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