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部半邊面目全非的“半臉”人,帶著兩隻鴆鳥離開,消失在爬滿密密麻麻“蠆蟲”的坑道內,那株古怪離奇的人形樹木也消失了。
半臉人的本事很可怕,即便是我現在的體質,也只能和他五五開。
如今的“撈陰門”裡,能與他一爭生死的,恐怕屈指可數。
林家的禍。
無窮盡啊!
爬上山頭,雨勢又大了幾分,糟糕的天氣讓人很難受,不遠處滿目蒼夷的亂石叢間,十多個人圍站一團撐著雨傘,議論紛紛,場面當真是亂糟糟一片,被人用繩索拉扯上來的李善長,緊繃的神經一鬆,整個人癱倒昏迷,林家人都在忙著搶救,趁亂,我找到在一旁當砍瓜群眾的金三億,這傢伙見到我安然無恙上岸,表情明顯變了變,我知道這傢伙的想法,肯定希望我死在黑幽幽的山坑下邊,以此,能直接獨吞我的車、錢財、珍貴藥材,我也不客氣敲打了他兩句,直言說我一死,他體內被我下的咒印會發作,他也難活。
隨後。
我將半死不活的鴆鳥交給金三億,讓他趁夜去追查半臉人的蹤跡,來歷。
“兄……兄弟……你都搞不掂……的高手……我鬥不過啊……要不……等……等明個……我們一起去找……免得……生變故。”做出一副苦瓜臉無奈表情的金三億,站在那結結巴巴說話。
“金三億,我們再來一個合作怎麼樣?”我想出了個法子。
“啥……合作啊?”金三億問。
“只要你查出半臉人的情況,我給你小半碗血。”我繼續說道,“我可是百毒不侵的體質,我體內的血,比那些人參鹿茸珍貴多了,喝下去,起碼也有十毒不侵的效果。”
“成……成交!”金三億沒有半點拖沓。
“你妹!”
“嘿嘿……兄弟……記住……小半碗血……君子……駟馬難追……你可不能賴賬。”
“最重要一條,查出半臉人所學陰陽本事的門派,一定要細。”
“我……我……我保證……連他老母……一併給你查出來!”
“那倒不用。”
……
離開前,金三億還特意問了一些有關鴆鳥的資訊,以便追蹤半臉人。
我將知道的一一說了,最重要的一條是;有一些文獻記載,傳言說鴆鳥會在極寒的泉水中洗浴,其水即有毒,人若誤飲,將中毒而死。自有此傳說後,人們因懼怕中毒而不敢輕易飲用山林之水。
《朝野僉載》也記載說,"冶葛食之立死。有冶葛處,即有白藤花,能解冶葛毒。鴆鳥食水之處,即有犀牛,犀牛不濯角其水,物食之必死。為鴆食蛇之故。"翻譯過來的意思是,野葛吃了就得死。生長野葛的地方,就長有白藤花,它能解野葛的毒。鴆鳥飲水的地方,就有犀牛,犀牛不洗角的地方,生物喝了這水一定得死。因為鴆鳥吃蛇的緣故。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基本沿襲了這個說法,強調了一物剋一物的仁義思想。但總體上說,鴆鳥是克不住的。因為它儼然已經成為權力和復仇的使者。它必須持續飛舞在激烈的慾望風浪裡,使命一當傳達,就不可能停止,逢人殺人,逢鬼殺鬼。
著重讓金三億探查這片山中有泉眼所在的區域。
關於鴆鳥的習性我也一一相告,尤其是這鴆鳥具有的可怕攻擊力。
因為除了食蛇,鴆鳥另一個讓人驚訝的舉動,是它的力量巨大。鴆鳥揮動翅膀,就可以推開一塊甚至一個成年男人都無法挪動的岩石。這給獵手們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宋人梅堯臣在一首詩中描寫嶺南獵手謀取鴆鳥的活動。他提到,在出發獵鴆前,獵人要舉行特殊的祈禱儀式,並敲擊鴆的骨頭,觀察裂紋確定出獵的方向。即使這樣,每年死於獵鴆的人依然數以萬計。詩人寫到這裡不免感嘆說,南方人民生活是如此的艱苦,以至不得不常常冒死以獵取這些無甚價值的弊鳥。
“放……放心……再怎麼……它……它還是一隻……畜生……鬥不過人!”金三億自信滿滿。
天昏地暗的雨幕中,金三億拎著碩大如灰鶴一般的異種鴆鳥離開了。
用自己身上的血當做報酬,我也是無奈之舉,畢竟我現在有正面搏命的戰鬥力,可論起跟蹤,暗探等等功夫,與常年在江湖摸爬滾打的金三億一比,可就相形見絀了。
一段時間後,昏迷的李善長被林家青年揹走,說送去外邊醫院治療。
一些人則在山坑邊上走動,談論些沒有意義的話。
知道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