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鳥前看信,蚩尤說奉炎帝之命,要去西南方的茂密雨林,那裡還未有神族官員去過,不知道要去多久,原本打算把這隻鳥馴服後才送給她,可現在無法帶著鳥同行,只能先送來。
西陵珩看完信,歪著腦袋看鳥,想象不出來,以蚩尤之能,竟然馴服不了一隻鳥。
…
①《山海經?海內北經》:西王母梯幾而戴勝,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山海經?大荒西經》: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鶩,一名曰小鶩,一名曰青鳥。
②《山海經》中的瑞鳥,通體白色。
***
琅鳥通體白色,雙眼碧綠,因為體態美麗,性情溫順,所以神族少女常養在閨房,可這隻琅鳥十分倨傲,抬頭望天,看都不看西陵珩一眼。
西陵珩給琅鳥餵食,它很溫馴,乖乖吃了兩條小五色魚,西陵珩心喜,也不難馴嘛!喂第三條時,琅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之勢狠狠地啄在西陵珩手上,撕去一片肉。
西陵珩的手上鮮血直流,琅鳥得意地叫著,聲音怪意難聽,可週圍的鳥兒卻都聞聲而來,畏懼地停在枝頭。
王母聽到琅鳥的叫聲,詫異地走出屋子,仔細看了一會兒後,說:“這隻琅鳥好像有些來歷。”
西陵珩忙虛心求教,王母說:“琅鳥本身的叫聲悅耳動聽,這隻琅鳥叫聲如此難聽是因為它沒把自己當琅鳥,超出自己能力地想發出鳳凰鳴叫。鳳凰每五百年生一蛋,不知道為什麼一顆琅鳥蛋落在了鳳凰巢中,機緣湊巧,鳳凰的蛋不見了,鳳凰勿把琅鳥蛋當作自己的兒女孵化,又撫養它長大,此鳥勉力學鳳凰鳴叫,所以就這樣了。”王母看著樹上想走又不趕走的鳥,笑著說:“如果是真正的鳳凰,應該叫聲如琴鳴,百鳥朝拜,心悅誠服,而不是這樣。”
宮女們都掩嘴輕笑,西陵珩卻有些傷感,拎起琅鳥來。它這個樣子,真正的琅鳥不敢接近它,鳳凰又不屑與它為伴,其實它何曾想做鳳凰?
西陵珩對琅鳥說:“你能和蚩尤鬥,可見早已不是凡鳥,我沒那心力馴化,但蚩尤費心捉你送給我,我不能拂逆他的心意,輕易將你放走。你先在玉山上暫住,為我傳遞訊息,等我下山之日,隨你選擇是走是留。你著答應,我現在就鬆開你,你若不答應,我就捆你一百年。
琅鳥張開嘴,用一團火焰回答了西陵珩的提議。
王母搖頭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估計那對鳳凰至死都不明白為什麼兒子不像它們,可為了幫助兒子,它們竟然不惜犧牲自己,把自己的百年內丹餵給了琅鳥。
西陵珩躲開火焰,也不生氣,只對阿獙說:“我們走。”
王母看看四周的侍女,侍女們立刻低頭離開。
琅鳥自由慣了,即使被蚩尤捉住時,也因為日日抗爭,過得緊張刺激。現在卻被束縛於方寸之地,大家都不理它,西陵珩每天只來一次,扔下食物就走,不管它怎麼挑釁,她都面無表情。
琅鳥剛開始還有精力亂叫亂鳴,後來卻連鳴叫的興致都沒有,日日對著毫無變化的景物發呆。
朝雲升,晚霞落。
桃林深處常常傳來獙獙的歡鳴聲。
偶爾,獙獙會飛過琅鳥的頭頂,留下一道黑影,琅鳥對獙獙笨拙的飛翔不屑一顧,可當獙獙消失後,它卻仰著頭,痴痴望著什麼都沒有的天空。
一百多天後,西陵珩放完食物要走時,它用嘴叼住了西陵珩的衣服。
西陵珩回首看它,“你答應了?”
它把頭一昂,不吭聲。
西陵珩對它的臭脾氣毫不介意,微笑著說:“你脾氣雖暴烈,性子卻高傲,自然不屑於有諾不踐。”她揮手解開它身上的繩子,“我有事時會找你,平日理你若不想見我,玉山之內,隨你翱翔。”
它剛要飛走,西陵珩又說:“你不是琅鳥,也不是鳳凰,你就是你,天下間獨一無二,我就暫且叫你烈陽,你日後若有機緣修成人形,可以隨自己喜好換別的稱號。”
烈陽呆呆地站著,似在思索西陵珩的話,西陵珩手拿桃枝,在地上寫下“烈陽”兩字。
琅鳥盯著地上的“烈陽”看了半晌,展翅而去。
西陵珩輕噓口氣,對阿獙搖頭感嘆,“它真是太倔犟了性愛自由的飛禽竟然能堅持一百多天!我差點就撐不下去,打算給蚩尤寫信,求他允許我放了它。”
阿獙咧著嘴笑,眼中滿是笑意。
阿獙是狐族,本就是飛禽走受中首屈一指的聰明者,又長於靈氣充盈的玉山,食蟠桃,飲玉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