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內向江東官府支取銀錢。
天下即將大變,交州絕難獨善其身。
孫策開出的條件如此豐厚,士燮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士燮歸降,孫策不費一兵一卒便取了交州。
雖說,江東為此付出了些許銀錢的代價。
可是,與大興刀兵比起來,士燮得到了並不過分。
江東得了交州,士燮得了錢財名望,雙方各取所需,何樂而不為?
只可惜,在江東聲名鵲起之時,孫策遇刺身亡。
江東大事不可無主,孫策死時,並無子嗣,於是,從弟孫權繼承大權順理成章。
孫堅也好,孫策也罷,他們父子俱是能征善戰的梟雄,孫堅在討董的戰事中大放異彩,是各路諸侯中少有的能夠擊敗董卓的人馬;孫策呢,數百兵卒起家,連戰連捷,最終打下一份偌大的基業。
與父兄相比,孫權並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
正因為如此,在江東大將叫囂著北伐李賢的時候,孫權才瞻前顧後,無法拒絕。
兇手未曾確定,江東軍便大動干戈,在孫權看來,這是莽撞。
只可惜,孫策在軍中威望太高,軍將也好,軍卒也罷,他們迫不及待地為其報仇。
就算是孫權,又怎能拒絕“為兄復仇”的大義?
就算兇手不是李賢,孫權也無法阻攔。
只能私下裡找到韓當,面授機宜。
“義公,當今天下大勢如何?”
韓當略一遲疑,嘴裡道:“徐州李賢勢不可擋,只怕曹操不是他的對手,一旦曹操敗亡,各路諸侯皆非李賢之敵!”
孫權大為讚賞,“早聽說義公文武雙全,如今一見,果然非同凡響”。
“使君謬讚了”
孫權話音一轉,問道:“我江東如何?”
韓當啞口無言。
孫權又道,“無妨,這裡只有你我二人,直說便是”。
韓當這才說道:“江東雖得交州,卻非李賢之敵,若能延續秦晉之好,當可無憂”。
秦國與晉國,這是春秋時期的兩個大國,為了增強國力,應對挑戰,他們世代聯姻,成為春秋時期關係最為穩定的諸侯國。
眼下,韓當重提秦晉之好,便是提醒孫權,李賢不可力敵……
孫權嘆了口氣,韓當說的道理他豈能不知?
只可惜,江東百姓多被仇恨矇蔽了雙眼,便是孫權也沒有選擇的權力,只能在全力賓士的戰車上,努力駕馭。
韓當,也是孫權選擇的馭者之一!
“義公所言老誠謀國,某深以為然,不過,眼下北伐李賢已成定局,當務之急卻是控制規模,以侯良機”
韓當眼前一亮,“使君的意思是說,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
孫權微微頜首,“大軍北伐李賢,還不是因為兄長遇刺一事?如果查明真相,證明李賢與此事毫無關係,那麼,北伐軍便師出無名”。
韓當遲疑起來,“黃公覆等人極力主戰,若是退軍,只怕又興事端”。
“無妨,黃公覆那裡自有我去分說!”
“使君,若是我方控制戰事,徐州軍卻不依不饒,那又該如何是好?”
孫權正色道:“李賢應該不會這麼蠢,不過,如果徐州軍真的糾纏不休,那便與他們分個勝負”。
韓當鬆了口氣,他本來擔心一味避戰,會讓徐州軍抓住戰機,那時候,江東軍想反擊都不成,現在好了,有了孫權這句話,韓當便可以隨機應變。
果不其然,下一刻,孫權又道:“義公,此番北上,是戰是和,由你把握!”
這是毫無保留的信任!
韓當很是感動,“使君!”
“去吧,好生備戰,剛才那番叮囑,並不是我怕了李賢,如果李賢真是兇手,江東軍便是戰至最後一人,也與他不死不休,我只是擔心冤枉了李賢,讓真正的兇手逍遙法外”
韓當重重頜首,“末將明白”。
一番推心置腹,孫權了卻了一樁心事。
北伐一事事關重大,一個不好,江東便面臨滅頂之災。
孫權雖然沒能見到孫策最後一眼,可是,他可以想象的出,自家兄長的殷切希望:壯大江東,讓孫氏成為真正的統治者。
江東軍磨刀霍霍,徐州軍自然有所耳聞。
與江東一江之隔的吳郡,于禁接到了李賢的密報。
信中未做明確要求,只是讓于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