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部分

而無獨有偶,這句評語用在他的兒子身上一樣貼切,相似的經歷,不同的結局,“父子代辱”成為千古名將的悲涼。

在後世王朝中,周勃的行為滿足了歷代帝王的需要,而被充分認可。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左丞相絳侯周勃”。宋代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周勃。

所有這些,都只是後世對這位千古良將的緬懷而已,對周勃本人而言,已不再重要了。

不過一個題外話是值得一提的。

有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叫做“汗流浹背”,這四個字的出現就和周勃有關。周勃第一次被罷丞前,劉恆曾給他提了兩個問題。那兩個問題,周勃給出了同一個答案——“臣不知”。當說完這三個字後,周勃讓“汗流浹背”這四個字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第一次出現。

好了,周勃的故事我們講完了,就讓我們掀開新的篇章吧。

因為隨著陳平和周勃先後退出政治舞臺,劉邦的痕跡就越來越少了,屬於劉恆的時代緩緩展開。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十四章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

按理說,劉恆好不容易趕走了周勃,那應該不會再在周老兄身上做文章。畢竟自己能夠坐上這個皇位,是應該感謝姓周的。然而,所有人都不曾想到是,劉恆竟然對他一直念念不忘,不把他折磨的體無完膚不算結束。

陳平死後,劉恆又一次想起了周勃,又派人千里迢迢地把他揪了過來,官復丞相。

按理說周勃在家歇了一年又重返崗位,是可喜可賀,是值得慶祝的事情。

然而周勃本人卻沒多少興奮。說實話,他現在根本號不準皇帝的脈。劉邦、呂雉在世時,他都沒這種感覺,可這位看似忠厚老實的年輕人卻讓他膽顫心驚。

人,往往就是如此。無論是壞人還是好人,很多都是特點分明。這些有特點的人,雖然很難共事,可一旦號準了他們的脈,交往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怕就怕那些沒特點的,你根本猜不透他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辦起事來毫無規律可循,這種人實際上是最難對付的。

劉邦、呂雉都屬於前一種。

在劉邦面前,你只要不信口開河地胡扯,也不要悶著腦袋瞎搞,基本上就沒什麼大事;

在呂雉面前,只要你不姓劉,還能管著自己的嘴別說話,基本上混個自然死亡沒多大問題。

周勃比較耿直,且不愛說話,這種性格剛好符合形勢要求,他能平平安安混到現在,與此有莫大關係。

然而,劉恆卻屬於後一種。

劉恆是那種比較安靜的人,聽的多說的少。一件事情出來後,他不輕易表態,而鼓勵大家發言。在他面前你要閉嘴裝糊塗,那是找抽。

然而,他的疑心卻很重。你不說話,會認為你不尊重他;你要是信口開河地胡說,會認為你有反心;可如果打太極,說一些無關疼癢的話,會認為你沒忠心。因此,和劉恆聊天,是一件讓人抓狂的事情。

不幸的是,周勃最不擅長的就是講話。

更重要的是,劉恆的上位是別人博弈的結果,也是一次機緣巧合。因此,他絕不容許實力雄厚之人離自己太近,也不情願讓他們離的太遠。不得不說,這個距離很難把握。

當初,周勃和陳平聯手滅掉了呂家,恭迎劉恆登基。這讓劉恆在感激之餘也產生了防備之心:這兩個人是不能留在一起用的。因此,他留下了陳平而趕走了周勃,把他倆拆開,就少一些再度聯手的機會。

待陳平一死,劉恆覺得周勃離自己有些太遠了,不容易管理。因此,他又把姓周的叫了回來。目的只有一個:方便管理。

周勃碰到他,真算是倒了血黴。他當初應該是瞎了眼,請來這麼個大爺,夠他喝一壺的了。只能說,他這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劉恆的繼位對大漢天下來說,是一個幸運;可對周勃來說,無疑算是一個不幸。

事實上,周勃重返崗位也沒幹幾天,嚴格來說只有一個月。連崗位職責都沒能弄明白,劉恆就把他叫了過來,還說了一段話:“前日朕詔令列侯就國,丞相為我器重之人,率先回封地去吧。”

周勃茫然地抬起頭,兄弟你耍我的吧。

周勃有什麼想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劉恆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