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據自己幾十次醫院的檢查片子和病歷,如自己這樣的情況,絕無僅有,絕不能按照已出現的腫瘤模式命名。於是,他將自己的腦瘤命名為:“變異式輔助性腦組織”,根本就不承認那是一種病,是老天爺賜予給他拯救人類的法寶,是除了大腦和小腦之外,第三腦——創腦。

這樣的寶貝要是被切除了,你說陸揚會同意嗎?

“你真的不需要他看?就這麼肯定他沒有這種能力?一個人的能力往往不侷限一個方面,並且不被人知道。就如牛頓,他是數學家、物理家,在同時,他還是天文學家。這好像一點也不衝突呀?”劉欣耐心地勸說道。

劉欣知道,兒子從被判腦瘤那天起,幾乎翻遍了東海市所有圖書館、網路上可以查到的所有國家的醫學資料。在腦瘤方面,他的知識已經超過了很多的主治醫生和那些掛名的專家。

“媽,我不貶低他的能力。也承認他絕對是當之無愧的醫學家,但他都七十八歲另一百二十九天的歲數了,腦細胞已趨於衰老死亡的狀態,很難有活力去完整接收消化一種新的體系。你別反駁我的觀點,這是現今世界最偉大的腦系科醫學家艾科里爾的觀點,我不過是舶來用一下。”

陸揚狡黠地笑了一下,劉欣瞪了他一眼。知道想和陸揚辯論,自己這個醫學盲根本不是對手。但是她是他媽媽,她有命令他接受的權力。

“不讓他診治也可以;但你要接受檢查。”

“檢查沒問題,也非常必要。”陸揚嘿嘿一笑,附和這媽媽的決定。

母子兩人就這麼拋棄了接受一個醫學界泰斗的治病機會。

這可是多少患者夢寐以求的事情呀,但他就是這樣……,

旁邊的護士心裡為陸揚惋惜得要命!但是患者選擇接受誰的治療是患者的權力,醫生都沒有辦法,更何況一個護士呢?

“蘭姐,你就領我去做常規的醫學檢查吧,就和以前一樣。可以嗎?”陸揚對護士道。

“好吧!但是我真為你惋惜。”護士小蘭說道。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走吧。”

陸揚說著,眼睛看向排隊叫號的人,眼中忽然閃爍了一下,似乎觸動了他某種神經,一個念頭呼之欲出,但一閃而過,他沒有抓住。

常規檢查從驗血開始,PT、CT、X光……,到最後顱內反射成像完成,足足耗費了三個多小時。

人困馬乏之際,劉欣和陸揚按照慣例,拿著所有的檢查記錄和測試資料,回到了許光膘醫生的辦公室。

辦公室沒有其它的病人,兩個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的醫生相對坐在辦公桌旁。裡面的是許光膘醫生,而外面的正是被陸揚拒絕了的、國內最著名的醫學家——張仲光教授……

新書需要大家支援,請登入起點帳號,點選、收藏、推薦本書,你的這一小小支援,是給我努力創作的動力。謝謝大家!

第三章腫瘤擴散

許醫生今年剛過五十,是東海人民醫院腦系科的主任,在省裡也是號稱專家級的人物。他從五年前就接手陸揚的病,因為陸揚腦瘤的特殊性,期間又組織了很多次國內的專家為其會診,對陸揚的病情和發展歷史相當地清楚。

但是均未有特殊的進展,既沒有確定出陸揚腦瘤的性質,也沒有搞清楚陸揚為什麼還沒有死這一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整日憂心忡忡。

這回,他請來了國內的絕對權威——張仲光教授,就是想給陸揚的病情蓋棺定論,賦予給他一個特有的名稱。但是出師不利,誰知道陸揚極其反對張教授對他進行診治;他只好出此下策,讓張教授戴上口罩,換上東海醫院的制服。

劉欣和陸揚自然不認識張仲光了,劉欣讓兒子在病人位上坐下,將手裡的檢查記錄和病歷本放到許醫生面前。

許醫生接過病歷,將片子一張張地放到電子燈箱上,煞有介事地站到一旁,手託著下巴,一臉沉思狀。

他對面的張教授,也戴起了老花鏡,遠遠地望著燈箱,手裡習慣性地擺弄這原子筆,仔細地瀏覽著。

片子和化驗結果,陸揚都已經看過了,除了貧血、顱壓略高之外,其他方面均屬正常範圍,沒啥好吃驚的。所以,也就絲毫也沒有在意到許醫生臉上慎重的神情

劉欣心細,敏銳地覺察到今天的氣氛不同往次,有些莫名地擔心。

“許醫生,您看這次的結果有什麼變化?”劉欣問道。

雖然這兩年檢查結果如出一轍,但是做為母親的她卻從未掉以輕心,每次檢查都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