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戰、運動戰都不行了。
哈薩克人和蒙古人,避實擊虛,不玩硬的,只佔便宜不吃虧。從古裡耶夫要塞外搞到了不少好東西。光是做勞務輸出公司的生意就能讓他們大賺一筆。
敗仗則是西北軍團對鄂木斯克進行了又一次進攻,損失了三百多人,自然是失敗的。再有,西北軍團派出一個營的騎兵渡過了鄂畢河,進入了鄂畢河的西岸地區搞偵查,結果險些全軍覆沒。
就算他們殺得俄國人或許不比他們自己死傷的少,但五百人馬進去,回來不到三分之一,那也是實打實的敗仗。
“魯緬採夫不可小覷啊。”陳鳴對此只做了這一聲評價。
“殘清有沒有人願意投降的?”
“朕說了,只要他們肯降,朕絕不會殺他們。”
陳鳴似乎也知道自己說的是全沒意思的屁話,擺了下手,將話題轉移到了錫蘭那兒。他問的除了帝國在錫蘭的控制力和發展,還有中土佛教在錫蘭的傳播。
作為佛教史上不可忽略的地方,錫蘭這個次大陸邊上的島國,可以說是21世紀的各大信仰的一個聚集地。全世界各大信仰在那裡都有傳播。當然,佛教在未來是那兒的主要信仰,全國有四分之三的人信仰佛教。
可是誰又知道這個堪稱佛國的地方,史上也曾一度不聞阿彌陀佛。史上,16世紀晚期的羅斯訶一世統一大部分的錫蘭國土,改信印度溼婆教,並全力破壞寺塔經典,殺戮僧侶,以致錫蘭境內就沒剩下一個和尚。其後的國王雖多力圖復興佛教,卻難以收到效果。
到了荷蘭人取代了葡萄牙人後,又命這兒的人改信一神教。直到三十多年前,佛教才由泰國的長老優波離等人回傳錫蘭。但這個泰國系統的佛教只和貴族、富人交往。因此,另一派僧侶便傳承緬甸佛教系統,另立教團。
陳漢對錫蘭的情況是比較瞭解的,因為陳漢對那裡都虎視眈眈多年了。是以,錫蘭一遭由荷蘭人手裡轉到陳漢手中,中土佛教也大肆的進入了錫蘭。
到現在又發展的怎麼樣了呢?
信仰這東西,從古到今都是很有意義的。哪怕是21世紀,世界政治問題裡也不能不考慮到信仰的影響力。
陳鳴並不奢望著中國能一直的統治錫蘭,也沒打算將之化夷為夏,但要是中土佛教能在強力的支援下大規模的滲透到錫蘭的社會中去,這對中國的殖民是很有幫助的。(未完待續。。)
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能跑了永珹
承天十五年二月,錫蘭剛剛渡過了雨季,這個常年如夏的熱帶國度,開始迎來了新的一年中的第一次旱季。
雖然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錫蘭的氣溫都始終保持在二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間,但這裡的旱季和雨季卻出人意料的精準,每三個月相互交替一次。
二月的錫蘭剛剛送走了打去年末開始的雨季。整個錫蘭再次掀起了道路修建工程,無數的錫蘭人在糧食和工錢的誘惑下,紛紛走到了全島各處的招工處前,同時各地的貿易往來越發頻繁起來。
第一批從中國遷移到錫蘭的移民,絕大部分來自南洋。這些人早已經習慣了熱帶的天氣氣候,不管是旱季還是雨季。但是陳漢對於錫蘭的’建設規劃圖’卻不能像人類那樣有著超強的適應性。
在南京的計劃當中,錫蘭是陳漢攻略印度的一個橋頭堡。亭可馬裡、科倫坡和賈夫納半島,將是陳漢在錫蘭島上的重點經營目標。
這地兒的人口有沒有一百萬,至今陳漢也沒能弄清楚,只知道這兒的人口分佈十分的不平衡。可能是受地形的影響吧,約有70%的人口集中在佔全島面積四分之一的西南溼潤丘陵和平原地區,而佔全國面積四分之三的大片乾燥地區只有總人口的30%不到的人居住。乾燥地區人口的一半(總人口的15%)又集中在小小的賈夫納半島。
人口密度最大的科倫坡和亭可馬裡,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達200人以上。而密度最低的穆賴提島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5人,相差很是懸殊。
當然,錫蘭人口的過於集中給陳漢的統治帶來了不少的便宜,而且帶著中土佛教來到錫蘭的陳漢也普遍受到了錫蘭人的歡迎,不管是這兒的主體民族僧伽羅人,還是兩大少民泰米爾人和摩爾人。
佛教回傳錫蘭,其不管是在錫蘭傳統的上層社會還是底層社會,發展都是日新月異,比印度教和一神教要快多了。之前荷蘭人統治錫蘭的時候,就不知道有多少佛教徒披著一神教信徒的外皮在晃來晃去。
現在,壓在他們頭頂的一大難題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