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一次次的動壞心眼,然後一次次的被敲腦袋,還要在被敲打之後再去賠禮道歉,也是抖m了。
幾百名英國基層軍官和軍士長已經能夠將自己的身影出現在大部分的馬拉塔精銳軍隊的眼中了。雖然對於這些軍官中的很多人來說,馬拉塔人是一塊完全陌生的土地,在這裡他們連獨立生存都很困難,如果丟失了自己的翻譯。但在馬拉塔人眼中,他們卻是高貴的。
萬惡的種姓制度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分標準,膚色的深淺,越淺的膚色人越高貴雖然不一定準。而這些英國人,一個個可都是標準的白人。
喬治布萊爾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甚至會說幾句孟加拉語,但是對於馬拉塔語,縱然這兩門語言是屬於一地地理區域的,可喬治也鳥都不懂一句。
印度各邦的土著語言種類繁多,這是制約印度發展和統一的一個大障礙,同時這也是印度只是一個地理名詞而不是國家名稱的最直白之證據。而且在印度從沒有官話這麼一說,印地語的覆蓋面積雖然不小,但也就是這樣了。
比方說,中國的北方黃河流域,肅,陝,晉省,中原的人到同在黃河流域的齊魯或津門去工作,工作和生活中語言交流不會與當地人有任何障礙。因為只是方言口音的問題,調整一下,適應一下就解決了。陝甘寧人到上海江浙一帶吳語區打工,也不會有任何麻煩,因為那裡說普通話也能滿足工作生活的需要。陝甘寧人到廣東打工,也一樣沒有問題,看看港島的店員為了做生意都學會了說馬馬虎虎的普通話,就知道在廣東,普通話已經在廣東本地人裡頭普及了,只有老人家,可能還只是一口廣東話。這樣的事情放到古時候的中國那就是‘官話’,可是放在這個時候的印度是不可能發生的,就是在21世紀的印度也是如此。
印度有三四個邦或者省,是經濟發展比較好的。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位於印度中部沿海。說古吉拉特語。孟買所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位於中南部沿海,說馬拉塔語。馬哈拉施特拉邦與古吉拉特挨著,兩家原來在一個邦孟買邦的,語言上有一定的相通。這兩個類比中國的江浙滬。
印度北部的北方邦,首都德里新德里在這裡,也是發達地區。類比中國的京津冀,說印地語。而最東部的孟加拉邦就更別說了。所以,孟加拉語與馬拉塔語是風馬牛而不相及的。
馬拉塔士兵的文化素質普遍低下,這種情況下要求他們學會一門外語,那也是扯淡。更多的英國顧問都是翻譯不離身,走到哪就帶到哪兒,就連上個廁所都要翻譯在門口等著。
喬治就是這樣的人。沒有了反擊,在盧迪亞納這個鬼地方,他連自己所屬的部隊在哪兒,都不知道。
喬治布萊爾跟翻譯步行了十幾分鍾趕到了德里第二軍團第一師第一團第三營的駐地時,營地裡的整體氣氛是很輕鬆地,因為中國人有前線盧迪亞納和賈朗達爾的軍隊在抵擋,他們這裡最多算是預備役。
印度王公的地盤有大有小,但普遍都很小,特別是繁榮繁華的地方,一個縣甚至更小的地盤是正常,一個市一個地區就是地方小霸了。如馬拉塔帝國的那些實力派們,他們的核心區域也頂多有陳漢本土的兩三個府大。
德干【印度的中南部】、印度斯坦【中央邦】為馬拉塔帝國的兩個主要中心,古吉拉特邦、本德爾汗德邦和奧里薩邦是馬拉塔帝國的三個次要中心。同時這也是馬塔拉帝國的五個主要力量支柱。
馬拉塔人在西北方向的敵人是錫克和拉達克,古吉拉特邦主要應付錫克人,雖然它們與錫克直接接壤呢?錫克王國的獨立和擴張讓那裡的印度王公損失慘重,多少傳承前年的婆羅門貴族消失在了戰火當中。英國人都不需要特意給那兒的王公打招呼,馬拉塔人就會與侵入的錫克軍隊拼個你死我活。
而賈朗達爾和盧迪亞納這些位於中央邦以北區域的小號王公,那完全就是德里的附庸,德里必須保護好他們的利益。所以德里的第二軍團來到了這裡。但他們還不需要立刻上前拼命。直到喬治前往了指揮部拿到了上面的命令之後……
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五章 傭兵之國
正在南亞次大陸發生的這場戰鬥被陳鳴視為附庸之戰。不管是馬拉塔人,還是廓爾喀、錫克等國家,他們都是附庸,分屬於陳漢與英國的附庸。
包括邁索爾人僱傭的日本傭兵,後者也是陳漢的忠實附庸。日本的德川政府現在靠著做傭兵生意,小日子過的是有滋有味。馬達加斯加的拓荒讓日本本土大大的減少了人口壓力和土地壓力,當然陳漢在非洲東海岸中部建立的黑王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