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讓他亂了手腳,反倒讓他更渴望勝利。
以堂堂陣戰,一擊破清兵五千,這絕對會讓周家口靜若寒蟬,然後這一輝煌戰績還可以藉著周家口天南地北的無數商家,以最快的速度傳揚到大江南北。
清軍畢竟是官軍,槍炮上都不會吃虧,甚至還要佔便宜,陳家軍正面擊破當前清兵,含金量十足。配合著陳家軍這段日子的攻城拔寨,這絕對能在全中國引起轟動。
陳鳴還真渴望著能為他招來一些反清義士,不管這些人之前是不是做黑灰色買賣的。
戰場外的人頭越來越多,其中個別人甚至還拿出了單筒望遠鏡。這東西在中國還屬於稀罕玩意兒,能拿著它來管陣的,身份都不會簡單。
一道道旁觀的目光不僅會關注著對面的清兵,還會打量著更近的陳家軍。
仔細的觀察著對面陳家軍的陣形,不少人已經皺起了眉頭,他們發現眼前的這支賊兵部隊佇列極為整齊,打頭的是拿著鳥槍的賊兵,但是這些賊兵身上沒看到火繩,這些握著鳥槍的賊兵大約有五百人,分作五個佇列,每一個作戰單位都是一個百人隊。
火槍兵長長的一排擺開之後,不再是當初的五列橫隊,而是很誇張的兩列橫隊。
每一個火槍兵橫隊中間都列著寬闊的空隙,它們的後面列隊的賊兵要更多一些,也是每百人做一個單位,打著一面紅旗,一共是七個。在他們的背後才是陳鳴的中軍。小隊的騎兵在戰場上慢跑著,陣中還有馬隊待命。
清軍也是列陣而戰,但他們的佇列本來比之陳家軍就要差上不少,現在多了一班子民勇和丁壯,就更沒辦法排出非常漂亮的方陣了。
只是一個簡單的列陣,周家口這些出來觀戰的人就隱隱的對清兵,他們的大救星報以失望。
不過榮華已經想不了那麼多了,三四里路程,兩邊的軍隊相對而行,很快就能碰面的。榮華命令後隊的火炮加快速度,推到前線開始對陳家軍的部隊開始射擊。可沒等榮華的炮兵們把大炮推上前線,陳家軍的陣線最前面,那幾個孤零零的散兵,就零星的響起了槍聲。然後榮華和前線的所有清兵就震驚的看到,那些正在賣力推著四輪車的子母炮炮手啪啪的倒下去了四個!
三死一傷,受傷的那個半塊肩胛骨都被掀開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雲霄飛車
ps:繼續求收藏。也希望今天能夠接到後臺的推薦簡訊。
作為三川交匯之處崛起的商業重鎮,周家口南來的北往的客商是少不了的。同很多商業重鎮一樣,陳州府本地的商家反而在周家口占不到領導地位,最早在這裡打下基業的是一群山西來的那些老摳。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山西晉商在我大清的臉面可不是一般的大。
周家口能從一個單純的水陸通衢之地,變成內地經恰克圖到莫斯科、彼得堡萬里茶道上的一座茶葉集散重鎮,那當然少不了晉商們的貢獻。早在康熙年間,晉商就在周家口建起了會館,名義上說是敘鄉誼、通商情之處,實際上幹什麼用的誰都明白。
時間走到乾隆三十二年,山西會館已經成為了周家口商業秩序的仲裁者和主導者,和各行行首商量事宜,串聯勾結之地。眼下週家口面臨滅頂之災,偏偏陳州通判好運的跑去了西華,人不在這,周家口如何應對眼前的危局,山西會館就是當之無愧的‘主人’了。
茶行、藥行、糧行、布綢、鐵器等等,各行的首面人物,還有那些跨行業的大商賈,差不多七七八八的都聚到了這個山西會館來。他們都在等待著外頭那場戰鬥的結果。
一些人故作輕鬆的給人給自己打氣,“匪寇宵小,正面絕蕩,焉會是官兵的敵手?”更多人在愁眉苦臉,擔驚受怕。
能把生意做到全行業屈指可數的人,有幾個人是傻瓜呢?陳家軍能夠在周家口門前開仗,這本身就已經強烈著代表著什麼了。
不過壞訊息來臨的也太快了。
槍炮聲響起才多長時間?有兩刻鐘麼?西頭看風聲的人就快馬回來稟報,官兵敗了!
晉商在周家口的會首姓常,名字叫常寶山,其祖輩兩代人都在周家口落腳。據說是榆次常氏的旁支,其年年收攏、轉運的茶葉很多也確是與常家的北常一脈大德玉商號進出往來。但誰也說不準那是真的假的。反正常寶山實力雄厚,他做上晉商會首的位置靠的是自己的身價,而不是那個姓氏。
看著堂下一副急忙模樣向自己稟報的長隨,常寶山揮手間把桌上的茶碗掃下地了,他都沒聽到那脆響。“官兵……,敗啦?”這麼快就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