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度的改變後,空氣動力、重心之類的也隨之有些許的變化。雖然不大,但沒有十足的把握,孟享也不會去變動過大,只是派人在不斷的研究著,看是否可以統一成大口徑的機槍子彈。畢竟德國的7。92毫米口徑似乎威力小了些,改成12。7毫米還差不多。
同樣的先鋒軍的海軍力量也是因為有造船工廠的維護,加上此時裝備太少,也暫時沒有後勤的壓力。只是隨著以後艦船的逐步增多,艦炮的口徑等等也需要統一。
“慢慢來,這些可以慢慢調整”對於武器標準,國內沒有足夠的人手研究自己的產品,只能是打著拿來主義的牌子先用著。孟享正在四處搜刮軍工人才,但戰爭期間這些人都是名花有主,急切間沒有幾個人。
倒是上一次在決堤事件中的那個徐公瑾,在探查了他的資料後,才發現他竟然是個研究軍工的高材生,雖然沒有畢業,但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對軍工機械一類很熟悉。多次的戰鬥中,管理組織能力也很突出,關鍵是家底清白,在同隊的克隆兵反映評價中,他對先鋒軍也很認可。
孟享大筆一揮,就把他調了回來,少校提拔為了中校,加入了豬三領導的軍工體系,整合濟南、齊都等地的軍工產業。
以前的各個武器的研究小組此時已經成為了九個研究所。
在泰安地區的第八武器研究所,即使專門研究和設計火炮的。這一處就是由豬八和徐公瑾負責的。
“已經差不多了絕對沒問題”埃爾。杜拉斯擰完了螺絲,拿過了旁邊工作臺上的一杯張裕葡萄酒喝了一小口道。
徐公瑾站在那個法國人身邊,看著那個已經逐步成型的機械自動供彈裝置,又看了看正蹲著觀察的豬八和聶佩璋,才謹慎道:“等試驗確認沒問題了,再一起告訴司令吧”
“現在軍隊還沒有調整完,還需要再過一些時候才全部休整好。不過,此時鬼子正被蘇俄拉住了手腳,不趁火打劫一把對不起小鬼子這一番折騰”孟享只是隱約的記得在諾門坎戰役之前,有個時間很短的日蘇衝突,張鼓峰事件後,孟享才對這個名字有點印象。他不知道這個要持續多長時間,所以他想趁著鬼子脫不開身的時候,先投機一把。
透過對付鬼子的海軍,孟享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有些錯誤。以前自己老是想著,等到自己發展好後,再去找鬼子的麻煩。但在自己增長的時候,鬼子藉助著侵略地的資源也在大肆的擴張著。雖然孟享有金手指,但鬼子卻佔據著量的優勢。
此時的鬼子並沒有後來的那麼強大,正是透過對華夏的掠奪,才讓他迅速的壯大了起來。多從鬼子口中收回一塊失地,華夏就多保留一點元氣。
此時蘇俄針對著鬼子鬧了點摩擦,就拖住了鬼子的腳步,至少在10月份天氣轉冷之前,關東軍的鬼子不會有太大的動作。而在華夏的鬼子,廣州佔了一部分軍隊,長江沿岸又佔了一部分軍隊,鄭州又被中央軍拖著了一部分,對於先鋒軍的鎖釦因為之前孟享的昏迷事件而鬆動了。
“如果,日本人把矛頭再次對準我們怎麼辦?我們這樣不斷出擊可就成了日本人的心腹大患了。”唐藥師對於先鋒軍的實力並沒有一個很準確的資料。
“這一次,鬼子來上二三十萬,我們也不用怕了”孟享信心十足道。
雖然新招收了幾萬新兵,但原來的那十五萬經過了幾場戰爭磨礪後,也已經甩掉了新手的帽子。經過了內部改革,當地家中得了好處的戰士完全靠向了孟享這邊,不需要克隆兵的帶領,只需要孟享一揮手,他們就會挺著槍直衝過去,碾碎一切和先鋒軍作對的敵人。
特區內部不斷在改革,但基地生產卻一直沒有停下,戰車工廠中的坦克和火炮不斷在生產,空指中心的戰機也不斷在運出。
快一個月過去了,坦克手又培訓出了一千人。裝甲部隊的坦克也已經增加到了八百輛。橫掃日本的坦克部隊很輕鬆。
飛行員學校的第一批近二百名飛行學員已經走出了校門,進入了先鋒軍中服役。他們只接受了不到半年的培訓,水平只能是一般,剩下的只能是在戰場上邊學習邊成長了。
而第二期的五百名飛行學員也開始走近了濰坊航校,開始他們為期半年的短期培訓。
正是有了這群學員和飛行俱樂部中突出表現的六十多人,先鋒軍的飛行隊一下子擴張到了五百多人,其中克隆兵就佔了近三分之一。
飛機因為替換了舊飛機,進行了換裝,所以只有五百架新舊飛機在服役。但憑藉著大量的共和雷電等飛機已經和鬼子在華夏的空軍力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