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兵穿著自己做的各式各樣的棉衣;在寒冷的晨霧中列隊站在高低起伏的山坡上。晨曦初露的時候;他們看見了身材高大的司令員劉伯承和個子矮矮的政治委員鄧小平。鄧小平面容消瘦;走路很快;穿著一件肥大的軍棉襖;他對全體官兵們喊道:“緊緊把敵人拖住!堅持到最後勝利!給大家拜年了!”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吸引了國民黨軍近九十個旅的兵力;打亂了國民黨軍向山東和陝北進攻的計劃。與此同時;陳謝大軍挺進豫皖鄂邊區;並向伏牛山完成展開;陳粟大軍挺進豫皖蘇邊區;直接威脅著隴海路沿線。至此;解放戰爭中“三軍鼎立;經營中原”的局面已經形成。
解放戰爭剛剛進入第二年;無數共產黨官兵為了戰爭的轉折付出了生命。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時約十二萬四千人;轉出的時候僅剩下五萬八千多人。但是;即使在最艱難困苦的時候;中國共產黨人依舊堅定這樣一個信念:“建立一個愛國、民主、不貪汙的政府”和“一個獨立的、自由的、富強的國家”。
第六章 朗照邊區勝利花
“打他三個鐘頭再走不遲”
要說苦;彭德懷的西北野戰軍最苦。
西北野戰軍兵力約四萬五千人。
陳毅過去曾有個疑問;為什麼中央在一九四七年夏秋間的來電中常常表揚西北野戰軍?“好像中央對華野領導頗有不滿;特意抬高西北壓華東似的”。但是;一九四八年一月;當陳毅輾轉到達陝北楊家溝之後;才明白“西北野戰軍是作戰條件最苦的一個野戰軍”。
西北野戰軍以數萬兵力對付胡宗南的幾十萬大軍;所承受的軍事壓力可想而知。但是;為了配合陳謝、陳粟和劉鄧三路大軍出擊外線作戰;彭德懷還是決心不顧壓力把胡宗南的部隊儘可能牽制在陝北。
彭德懷選擇的作戰方目標是向北攻擊榆林。依據榆林守軍的防禦部署;彭德懷攻擊榆林的兵力達八個旅又兩個團;總計約四萬五千人;幾乎是西北野戰軍的全部兵力;同時已是榆林國民黨守軍的三倍。
鄧寶珊想不到共產黨軍隊會攻擊他;他認為自己是共產黨人的朋友。
鄧寶珊;甘肅秦州直隸州(天水)人;十三歲父母先後辭世;十六歲即到伊犁從軍。一九一〇年成為同盟會員參加了辛亥革命;後參與國民軍西北軍的組建;直奉戰爭中已升任師長。一九二四年;李大釗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北方組織開始在國民軍中活動;鄧寶珊自此收到共產黨政治主張的影響。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他與共產黨人鄧小平、李子洲都有來往;與國共聯軍政治部主任、後任工農紅軍五軍團政治部主任的劉伯堅更是有著深厚的友情。一九三二年;鄧寶珊出任西安綏靖公署駐甘行署主任;面對省內武裝林立、民生凋敝的景象;他決計整編軍隊;不擴一兵、專心生息、安撫百姓。由於軍政成就顯著;國民黨元老於佑任、邵力子等人鼎立推薦他出任甘肅省主席;但因蔣介石對他猜疑很深未果;他被任命為陸軍新編第一軍軍長;第一軍的兵力只有兩個旅。在整個抗日戰爭中;鄧寶珊部隊一直與共產黨人的陝甘寧邊區保持著和睦相處的關係;他本人還多次到延安與毛澤東、朱德等中共領導人晤談。一九四三年十一月;鄧寶珊從西安返回榆林途中來到延安;因偶感風寒在延安停留半個月;毛澤東給他送去了十張狐皮讓他做件大衣。
一九四七年八月二日;鄧寶珊接到了彭德懷部主力正向榆林挺進的情報。他笑著對同僚們說:“共產黨對榆林還用得著這樣大的兵力?他們真的要進攻榆林也不一定要使用武力嘛。”鄧寶珊確信共產黨不會攻擊榆林;如果真的要進攻;至少事先也會和他打個招呼。但是;情報連續到達;而他並沒有接到共產黨方面的任何解釋。鄧寶珊感到了一種嚴重的不安。——他不願意和共產黨打仗;但又不能不備戰了。
八月五日;西北野戰軍逼近榆林。情況真的嚴重了。鄧寶珊召集了軍事會議;會議決定放棄外圍據點;集中兵力固守榆林城。
八月七日凌晨;榆林已被包圍。
蔣介石飛到了延安。
國民黨軍的最高統帥以佔領者的姿態進入共產黨人的“巢穴”;這一事件在國民黨方面看來極具象徵意義。於是;接到蔣介石來延安的指令後;胡宗南立即忙碌起來。飛機在西安與延安之間往來多次;洋瓷臉盆、澡盆、馬桶、沙發、鋼絲床、山珍海味、西餐用具以及西餐廚師等等一應俱全地被運抵貧苦的延安。八月七日上午;“美齡號”專機在延安簡易機場內塵土飛揚的跑道上降落;蔣介石被安排在延安最好的邊區外交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