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依舊分不清左右,喊殺聲卻甚為響亮。每次在校場上開始訓練,十幾裡之外的人都能聽得見動靜。

其他那三個團鄉勇的表現也非常出色。為了保住一個月三鬥米的軍餉,大夥訓練起來格外認真,唯恐被暫代軍官職務的衙役們挑刺趕回家去。如此幾天下來,就連最喜歡挑毛病罵人的郭捕頭都沒機會罵人了,看見一隊隊鄉勇在程小九的喝令下大踏步從自己眼前走過,臉上不覺帶上了幾分欣賞意味。

鄉勇們每日上午在程小九的督促下正常操練,下午便拿了抬筐、木鍬等工具跟在李老酒的身後去修理城南側被雷擊毀的那段城牆。巨賊張金稱旦夕將至,重新搭一堵新城牆肯定來不及。不過這點小困難怎難得住一向聰明睿智的林縣令,在他的指點下,眾鄉勇們先砍來樹枝,在倒塌的城牆上豎起了一排木柵欄。然後沿著木柵欄外側兩尺左右的位置,將城牆的殘骸用木鍬鏟成一段直立的土壁。這樣,城牆殘骸連同新豎的木柵欄加在一起也有兩人多高了,山賊若打著毫不費力突破南城牆的主意,肯定要碰個頭破血流。

一邊修建著臨時城牆,董主簿和林縣令兩個一邊整飭鄉勇們的裝備。他們商量了一下,決定根據古書上所記載的守城竅要,增加強鄉勇們的遠距離打擊能力。館陶縣只有二十幾張弓,湊不出一旅弓箭手的裝備。這也難不住睿智的縣令老爺,他一道手諭發出,登時從城內的集市上徵調了數千根乾燥的毛竹竿。命人挑其中粗大結實者一剖兩半,然後再截成五尺左右的長片,兩端挖孔穿繩,三下五除二便趕製出了數百張射程極遠的巨弓。三百名弓箭手同時彎弓搭箭,可以在二十到兩百步之間的敵頭上瞬間降下一場箭雨。

這三百“精銳”弓箭手,自然歸林縣令最信任的董主簿統領。為了不顯得自己偏心,縣令大人又命人砍了七百多根白蠟杆子,一端裝上鐵槍頭,發給其他鄉勇作為長兵器。如此一來,除了弓箭兵之外,每名鄉勇的手中便有了一長一短兩樣兵器,短者為本地鐵匠趕製出來的朴刀,長者便是程小九最擅長的丈八紅纓槍。

長短兵器俱全,還有三百名可以遠射的弓箭手,這支鄉勇也算得上裝備精良。幾個校尉興高采烈,都以為即便張金稱真的殺過來,鄉勇們也有一戰之力。對大隋府兵當年軍容還多少有些印象的程小九卻不敢盲目樂觀。在他的印象裡,父親當年所帶的府兵很少有使用白蠟杆子做兵器的情況。作為標準配備,士卒們通常都是一杆步槊外加一柄橫刀。至於軍中精銳,往往是人手一杆陌刀,當者無不披靡。

步槊的優點是銳利和結實兼備。所謂丈八長槊,光槊刃部分便長達三尺,再加上一尺多長的槊座,丈許長的槊身,活脫一柄帶杆的鐵劍。即可當做長矛直向攢刺,又可以當做大刀左右揮劈。而敵人手中短兵器只能砍得到長槊前端的鐵製部分,很難有機會將槊杆砍斷。

陌刀這種兵器最適合大力士使用。其刀刃和刀柄加在一處足足有一人半高,雙手掄開去,可以將敵軍連人帶兵器一併砍為兩段。參照大隋府兵的戰例,有一百名陌刀手為前鋒,便可以向人數足足是自己十倍的敵軍發起強攻。只要前排的陌刀手不累到脫力,敵人很難將我方的攻勢遏制下來。

而林縣令所徵召的這一千鄉勇,十個中倒有九個是在碼頭扛大包過活的,別的長處沒有,力氣卻有的是。

找了一個私下的機會,程小九把自己的想法委婉地向林縣令提了出來。對方於他有知遇之恩,他不能眼看著恩人稀裡糊塗地戰死在流賊手中。

林縣令很高興程小九能對自己直言不諱,但想了好長時間,卻給了他一個非常令人失望的答案。“你說的的確是正規府兵的裝備方式。但對付幾夥蟊賊,用不著過於大張旗鼓吧?!咱們館陶本來就不富裕,打一杆長槊可是要六倍於矛頭的鐵料。衙門裡邊一時拿不出那麼多錢來,如果再向百姓頭上攤派,恐怕民間會有些怨言!而一旦被賊人趁機煽動引發民變,館陶將不攻自破!”

“大人說得對。晚輩只考慮到了加強鄉勇的武備,卻沒想到百姓承受能力這一層!”程小九先是楞了一下,然後趕緊躬身認錯。白蠟杆纓槍最大的好處是便宜,再多配置一千杆,也不會讓縣令大人肉痛。可如果想配置鐵槊、陌刀、橫刀這種真正的軍用器械,就得衙門裡想辦法另行籌集錢財了。

據王二毛打聽來的小道傳聞,自從開始籌建鄉勇,街市上的各項稅費便足足向上翻了一倍。這些錢,相當大一部分流入了各級官吏口袋中。即便是自己,也從中分得了三吊半錢的好處。如果自己還不能體諒縣尊大人的苦衷,未免也忒不知道好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