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徐地吩咐身後的傳令兵。
“遵命。”
傳令兵領了箭令,當即奔出密林去了。
三戶亭是丹水以北的一處渡口,北往關中或者是從關中來南陽交易貨物的商人大多都從這裡渡河,也是南陽北部一處比較繁華的鎮集。
沒有戰徵的時候,這裡客商不絕,十分熱鬧。
不過三戶亭一帶的丹水雖然河面不寬,但水深卻足有五六丈。雖有不少船隻,但也只能勉強供商人漁民使用,根本不足以支撐軍隊渡河。
因此,若有戰事發生,軍隊一般都從南鄉以北的牧羊渡口渡河。
牧羊渡口一帶地勢開闊,而且河面極寬,只要從上游築壩攔河,軍隊就可以直接趟著河水渡過丹水,並且不用擔心會被敵軍伏擊。
最近半個多月來,三戶亭蕭條了許多。
自從劉備大軍在武關集結,對戰徵十分敏感的百姓和商人就紛紛避走他鄉,昔日繁盛熱鬧的三戶亭立刻人畜絕跡,只有路過的飛鳥偶爾在上空盤旋。
官道上,旌旗遮天,揚塵瀰漫。
劉備親率一萬五千大軍往南疾行,大軍剛過三戶亭,賈詡忽然皺了皺眉頭。
“主公且慢。”
賈詡縱馬上前,連忙向劉備叫了一聲。
劉備勒住戰馬,回頭問道:“怎麼了,軍師?”
賈詡不答,叫過值令官問道:“三將軍斥侯可有軍情傳回?”
值令官答道:“回軍師,還沒有。”
賈詡又問,“逾時多久了?”
值令官復答道:“還不到半個時辰。”
賈詡剎時眉頭一蹙,張飛的五千先鋒輕騎和劉備大軍每一個時辰,便會派出斥侯兵互傳訊息,此乃用兵行軍之道,為的就是妨止一外發生,以便遇到變故能及時做出決定。
按照軍規,如果超過規定互傳軍情時間半個時辰,還接不到斥侯兵傳訊,值令官就要上報負責軍情的主官,再由領軍主將做出相應的部署。
賈詡也是互然想起已經超過一個時辰沒接到張飛斥侯傳訊,是以才有此一問。
按理說黃忠大軍尚在宛城,南鄉雖有三千守軍,但也不敢主動出擊,劉備軍中的細作和斥侯探子一直死死的盯著南鄉和宛城的大軍呢。
若是宛城和南鄉的大軍有什麼動靜,賈詡早就已經得到了訊息。
三戶亭距離南鄉尚有數十里,這裡並無荊州大軍,但張飛的斥侯探馬卻已經一個多時辰了也沒有按時傳訊,這就不得不令賈詡懷疑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劉備聽到值令官的回答,也是眼神一緊,向賈詡問道:“軍師,可是出了事情?”
賈詡道:“大軍自出武關以來,三將軍斥侯傳訊從未逾時,但現在卻超過了規定時間已近半個時辰,若詡所料不差,定是荊州軍暗中攔劫所致。”
劉備眼神一凝,道:“宛城、南鄉大軍並未輕動,荊州軍在這裡攔截我軍斥侯作甚?”
賈詡搖搖頭,道:“此事頗為蹊蹺,詡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荊州軍攔劫我軍斥侯,肯定是要掩蓋什麼,或者說,應該是三將軍的五千先鋒大軍會發現什麼,荊州軍不欲讓三將軍將訊息傳回主公軍中。但宛城、南鄉大軍未動,詡也想不出荊州軍要幹什麼。”
劉備聞言現露憂色,道:“眼下該如何是好?”
賈詡道:“主公勿憂,南陽只有萬餘軍卒,就算周暉和黃忠想要伏擊我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我軍又豈會如其所願。我軍只需放緩行軍速度,再派愉馬侯前往尋找三千將的五千先鋒輕騎,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再作決定。”
“也只能如此了。”
劉備無奈,只得派出數十騎快馬,順著官道迅速南下,前往尋找張飛先鋒大軍。
大軍放緩行軍速度,又行了兩里路,附近的地勢越來越低。
賈詡放眼四顧,望見官道西側的山丘密林,若是沒有張飛斥侯逾時未傳訊那檔事,或許不會太過小心謹慎,但眼下張飛先鋒大軍動向不知,斥侯逾時未傳回訊息,立刻就變的謹慎了起來,當即加派了數十騎斥侯兵,沿途遍索附近的山林。
“啊”
就在此時,前方一里外的密林中響起一聲慘叫,在曠野上顯的格外清晰。(未完待續。。)
第277章 周瑜用兵
“不好,有伏兵。”
正策馬緩行的劉備聞聲色變,大吃了一驚。
賈詡也連忙勒住戰馬,先是飛快地四下掃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