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的人,而且與眾不同!”
“還有特別的人?今年的考生中怎麼有這麼多特別的人呢?說說看,這個特別的人又是誰?”
李揆笑道:“這人從前是一個道士,叫吉中孚,在楚州紫霄宮出家,後來還俗了,此人在道家的名聲挺大的,不久前來了長安,常與王公貴族來往,沒想到他竟然報名參加科考!”
趙子良奇道:“哦?他一個道士,雖然還俗了,但怎會有資格參加科舉?”
在唐朝,若有道士要入朝當官,必須要有內外大臣舉薦、得到皇帝的賞識才行。很顯然,這個吉中孚之所有有資格參加科考,肯定是有人疏通了關係,給他搞到了科考的資格,而這個人就是元載!如果元載願意舉薦,吉中孚可以不必參加科考就能夠做官,但是元載顯然不想因為這件事情去求趙子良,因此只能給他搞了一個參加考試的資格。
果然,元載對趙子良拱手道:“攝政王,這個吉中孚是老臣舉薦的,給了他一個參加科考的資格。此人前段時間來拜會老臣,老臣與他交談發現他頗有才學,認為這樣的人不能成為朝廷官員實在太可惜了,因此向李尚書要了一個參考的名額!”
趙子良沒有在這件事情上跟元載唱反調,一個參考的資格而已,犯不著為這件事情跟元載起衝突,而且朝廷大臣有權利和義務為朝廷舉薦人才,這是常例!他笑著說道:“好啊,能被元大人看好的人,想必不會差到哪兒去!”
第1004章 監考(2)
考試進行兩個時辰,已經到了中午時分,下面的雜役送來的酒菜,趙子良等人一邊吃飯喝酒,一邊閒談。
“對了,這次科考的結果張榜公佈之後,吏部的選試何時進行?”趙子良吃著菜問道。
李揆回答說:“一般是張榜公佈之後,上榜及第的考生們在三天之後前往吏部參加選試!”
參加科考的考生們中了進士之後就有了做官的資格,但能不能直接做官還需要參加吏部的選試,選試的內容主要是身、言、書、判四個方面。先考書、判,即考其書寫工整、文理通達的程度,然後再試身、言,即觀察是否相貌端正、口齒清楚。
吏部的選試就相當於最後一次面試,如果吏部的選試沒有透過,就不能直接做官,只能給官員做幕僚佐官、輔官,例如岑參當年中了進士之後就沒有透過吏部的選試,只能給別人做佐官。做佐官也是有途徑能夠躋身進正式官僚的行列中的,如果被主官信任並得到舉薦,也可以成為正式官員。
趙子良說道:“日後吏部的選試要增加內容,要考察學子們對大唐的忠誠度、要判斷考生的性格特點、為人處世的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
元載說道:“攝政王這個提議老臣贊同,如果一個考生只知道讀死書而不善於與人交往、缺乏與人進行溝通,這就是閉門造車,這樣的人又怎能讓下屬執行他的決定,又如何與百姓們溝通呢?”
考試的第二天,明經科就要開始進行口試,口試的考題都很簡單,這也是因為明經科的錄取分數都比較低、錄取人數較多的原因,明經科就跟後世的函授一樣,它怎麼說也是一個文憑,比高中畢業強一些,但不大被社會上層看好。
趙子良一個主考官和太子李適、宰相元載和禮部尚書李揆四個人分別各開一個單間對參加明經科考試的考生進行口試。因明經科容易考中,但一般不被朝廷重視,很難做到大官,而進士科被朝廷重視,容易做大官。古代文人大多自命不凡,因此參加明經科考試的人不多,而參加進士科考試的人很多,反而不容易考上。
這也不是說考明經科的考生中就沒有人才,不過即便有能力有才學,高層官員本身就對其文憑很鄙視,天生帶有偏見,得不到提拔,你能力再強也是白搭。
第二天的口試中,趙子良一連考了三十多個考生,他出的題雖然簡單,但回答得能讓他滿意的卻沒有一個,不過這些人的答案也是中規中矩,沒有大問題,他還是給了他們高分。
“學生夏侯審拜見考官大人!”一個三十許的年輕人走進來向趙子良行禮道。
趙子良負責的口試考場與太子李適、元載和李揆不同,他讓人在這裡準備了一張凳子,以供考生們就坐。
趙子良看了看他,伸手揮著板凳:“坐!”
“呃?”很顯然,這個叫夏侯審的考生真沒想到考官會讓他坐著答題,他已經參加過不止一次科考,以前從來沒有這樣的情況。但他很快反應過來:“多謝大人!”
等夏侯審坐下,趙子良隨意的問道:“今